合乘现象 集中发问
“2元”背后的另一个争议在于“合乘”问题。不少市民特别指出,就哈尔滨市目前的交通状况来说,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合乘现象非常普遍。当两个甚至三个乘客合乘时,每人都交2元附加费,明显不公。而新实行的方案显然没有把这种现象考虑在内。
记者也了解到,合乘并不是哈尔滨的“个案”,全国普遍存在。最近,北京就提出“乘客合乘出租车”制度。强调由乘客主导,并强调同一地点上车的两方乘客各付60%的车费。市民认为这种计价方式更合理一些。
与哈尔滨市民的口头上的“在意”不同,不少地市的燃油附加费灵活多样,并非“一刀切”,实际运行效果很好。北京有明确规定,3公里内不收燃油附加费,超过3公里的乘客燃油附加费标准由1元调整为2元/乘次。深圳也有“红的”和“绿的”之分,红的燃油附加费为4元,能在特区内运营,“绿的”燃油附加费为3元,不能在特区内运营。
的哥算账 压力减轻
面对百姓微词,与这多收的“2元”直接联动的另一个对象就是的哥们。
目前哈市共有出租车企业88家,从业人员3万人,出租汽车14300余台。车型主要为捷达、现代伊兰特、赛豹、奇云和桑塔纳。前4种车型主要加93号汽油,还有少部分使用柴油、天然气。
记者采访了解到,因为出租车燃油方式不同,油耗成本也是不一样的。燃油附加费涨了,的哥的收益也多了吧?此番燃油附加费上调,“借力”的可不是所有的的哥。开捷达的出租车司机范师傅细算了一笔账。他说,以目前燃油价格为例,添加93号汽油的出租车的油耗成本大约是每公里0.75元,柴油车合每公里0.50元,天然气价格最便宜,合每公里0.40元。燃油附加费上调,对使用天然气的的哥来说,分担的成本更多。
范师傅说,与最近的3月份那次油价上涨相比,他的捷达车油钱每升涨了近5毛钱,现在每天加油要比之前多花40元左右。这次燃油费上涨之后,如果按每天可以拉活30乘次计算,可以较之前多收入燃油附加费30元,碰到合乘的,燃油附加费能多收一些。多涨的油钱和多收的燃油附加费基本能够持平或略有增加。
虽然的哥的成本有所降低,收益有所增加,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烦恼。很多司机说,这附加费毕竟不是直接加到计价器里,与乘客难免产生纠纷,多了不少口舌。更没底的是,的哥们担心国家给出租车的燃油补贴是否有调整。记者了解到,2011年12月,哈市发放了2011年上半年出租车燃油补贴,按照每台车辆每出车一天获得36元计算,上半年“满勤”出车的司机可以得到6400元补贴。现在,燃油附加一变,油补的变数也加大了。
求解
管理细节 仍需推敲
对于消费者的诸多疑问,记者专程采访了哈尔滨市出租车管理处。该处负责人表示,这次燃油附加费上涨全部依据都来自联动方案。对于记者代表市民所提出的几个问题,该负责人并没有正面作答,强调燃油附加费是物价局定,他们只是按照相应标准执行。而对于合乘乘客如何分摊燃油附加费,以及他们和司机之间可能存在的争议,该负责人给出的解决方式是“自行协议”。
面对管理者的“顾大局”而不思“细节”,不少市民和专家也纷纷献计献策,提出了不少可行性建议。有市民呼吁,可以考虑增加计价器,避免合乘产生纠纷。也可以学习其他地市,细化里程,附加费区别支付。
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泽民也指出,目前哈市调整燃油附加费完全由消费者埋单不是很公平。他指出,油价上涨,应该从管理层面进行调控。消费者处在利益链条的最末端,面对燃油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压力,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应该考虑到消费者的利益,最起码应该是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承担。而与单方面提高燃油附加费,降低运营成本这一容易引发争议的措施而言,降低出租车的“份钱”,对出租车公司和司机的收入分配关系进行调控,减少消费者和出租车司机的负担,显然更具长远意义。
[上一页] [1] [2]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