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刘铁儿在演示轮椅上下楼梯4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资料图片:刘铁儿(中)用他设计的轮椅带妻子到户外活动(4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66岁妻子,患类风湿24年,生活不能自理;70岁丈夫,不离不弃贴身照料,并花费3年时间为妻子发明“爬楼轮椅”,让妻子与常人一样享受户外阳光。
最近,广州一七旬老汉用“爬楼轮椅”推着患病妻子在公园、绿道畅游的视频、图片在网上流传,不少网民被这对老夫妻的爱情感动,也有网民赞叹老汉的智慧,网友“逃出米缸的老鼠”说,爱改变生活。网友“王海波”说,真爱激发创造力。网友“EmilyWong”说,不仅是爱情的力量,也是知识的力量,两者缺一不可。
(一)相濡以沫,残疾妻遇到挚情汉 七旬老汉名叫刘铁儿,原是广州南洋电器厂的工人,10年前退休。虽然在工厂做了一辈子运输、搬运工人,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刘铁儿却是个发明能手,曾一边自学机械物理、数学等知识,一边尝试技术革新缓解劳动强度,先后设计出多款叉车、吊车。
老伴苏慧琼24年前突发一场大病,高烧不退,浑身疼痛难忍,当时家里人谁也不懂这是种什么病,没有及时治疗,后来病情更加严重,手指、脚趾等关节开始变形弯曲,生活逐渐不能自理。
记者在刘铁儿家中见到了他和老伴。苏慧琼身体削瘦,肩膀上臂不能抬,小臂勉强可以活动,关节不能伸屈,全身关节百分之八十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形。但一谈起丈夫,苏慧琼笑中闪着泪光,“这些年,他辛苦了。我病了24年了,他多少年如一日地悉心照顾我,他每天早上起床后都会先帮我穿好衣服、打理好我才去上班,下班回家后,他又帮我洗头、洗澡、洗脚,所有的事情都是他亲自料理。”
刘铁儿说,曾有人建议他请个帮手来照顾老伴,可是他不放心,很多事情外人是做不来的,只有他自己能做到。他一边抚摸着老伴变形的手一边告诉记者,“比如说帮她剪指甲,因为每个手指的方向都不同,有的向手心弯曲,需要从不同角度去剪,而且要相当小心,不然就会伤到肉。脚趾更是,有时还要仰着剪。”
在刘铁儿和老伴的房间,记者看到,因为老伴手指变形不能转动球形门锁开门,刘铁儿在锁上绕了条结实的布条,让老伴双手夹住布条向下拽拉就可以开门;同样,刘铁儿还把卫生间马桶的冲水阀变成了横向拉杆式的,方便老伴用手下压冲水。
(二)爱的创造,为妻发明“爬楼轮椅” 三年前,苏慧琼无法再上下楼梯,刘铁儿开始背上背下。有人随口说:刘师傅,你当了一辈子的搬运工,在工厂发明过叉车,为什么不能运用到人身上呢?这一下子激发了他为妻子创造“爬楼轮椅”的想法。
于是,刘铁儿买来材料,开始动手设计“爬楼轮椅”。在他与孙子共用的小书房里,他画的机械图纸堆成了小山。自从设计出第一台手动爬楼轮椅后,刘铁儿就一直在想办法优化它,从手动到电动,从直线到转弯,从复杂操控到“傻瓜按钮”。
这个由老汉亲手发明的“爬楼轮椅”靠着椅子前面的操纵杆以及传动轴上面的两组开关,可在任何楼梯自由上下走动。调节轮椅上两个传动轴开关,轮椅的轮子组可以变宽变大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楼梯。控制轮椅前方的操纵杆,可让轮子改变角度,紧紧咬合楼梯的同时保证轮椅自如上下楼梯。
坐在轮椅上的苏慧琼说:以前为了不麻烦他,自己一般不出门,难得下楼去外面转转。现在他发明了这个轮椅,带着她看病,去公园玩,到茶楼喝茶,他真的是一个好丈夫。他现在全副心思都在这台轮椅上,有时半夜爬起来画图纸,有时帮我洗澡时会忘了顺序,除了有点担心他那么大年纪还在操劳,我还是很欣慰的。
(三)推己及人,老汉从“爱妻”到“助残” 刘铁儿最初是为了让行动不便的妻子从长年呆坐家中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广大残疾人朋友和残疾人家庭通过网络知道这件事后,都奔走相告,甚至慕名找到刘铁儿寻求帮助。
广州南沙万顷沙镇一个外来工家庭的残疾孩子成为其中一个受益者。孩子名叫欧阳宇轩,患有进行性脊椎萎缩症,1岁发病,现在16岁的他已初中毕业两年,虽然上学期间成绩优异,但因身体残疾、生活无法自理而被迫中断了高中求学路。
宇轩父亲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刘铁儿本人,并告诉他自己儿子的情况。于是,刘铁儿专程去访问了小宇轩,看到宇轩母亲每天不辞劳苦地背着一百多斤的儿子爬上爬下,他当即决定为宇轩量身定制一台轮椅。他根据宇轩的体重,身体特点,家里楼道的宽度,楼梯的高度,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手工制造,就在不久前,刘铁儿亲自把轮椅送到了宇轩家里。
后来,刘铁儿又去了很多有需要的家庭,有的人家里有患脑瘫的孩子,有的人家里有因中风而半身不遂的老人,他们期盼的眼神,诚恳的请求,都让刘铁儿感到自己应该把这项事业继续下去。
同时,全国各地的电话在也不断打来,刘铁儿和他的徒弟每天都在加班加点赶制轮椅,但是手工生产效率实在太低,一个多月才能做出一台,“一定要想办法批量生产,才能真正帮到这么多人。”老汉说。(“中国网事”记者 郑天虹)
作者:郑天虹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