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土坯房
陋室墙上写着诗
5月8日中午,记者前往“照兜坑”,看到了这座四十多平方米的土坯房。房屋有4个小房间,每间面积约六七平方米,中间有厅堂。屋旁有一条水管,是村民们用来浇灌茶园的。恰逢中午吃饭时分,土坯房聚集了各个山头来的采茶村民,他们在这里休息吃饭。村民说,“照兜坑”以前有一二十户村民散居,但这里实在太过偏僻,村民们早就搬到山下了。
记者走进谢某住的房间,一股霉味传来,墙壁泥土斑驳脱落。在房屋墙上,用木炭写着一首诗:脚踏林地登高处,眼生清溪水浪清;本想人生显光辉,无疑风雨淋落地。下方还有两行字“对自己要做的事,要全力以赴。”下面还有个“勤”字。据悉,这些都是谢某写的。
没有电,屋里有些昏黄。七八块木板拼成床,放在地下。被子上放着《剑无痕》、《繁华霸图》,一本老旧的《成功的秘诀》,对半折着,像是看了一半的样子。
屋里有张桌子,桌上放着一个没有表带的电子表。隔壁房间有个简陋的灶。灶旁有个袋子装着小半袋米。一个玻璃罐很惹眼,罐里似乎放置了什么药材。
男子廿年前离婚
声称不喜欢喧嚣
有什么样的经历能让一个人待在山上十几年?8日,谢某的大姐、小弟还有一个朋友,来到湖头派出所。记者几次小心翼翼地询问谢某,但遇到抵触。谢某的大姐一直端详着谢某的衣服,说要去街上买一套让他换。谢某摇头表示不用。
“我们几个兄弟姐妹都有很多茶园,你可以自己做……”大姐劝谢某。
“我就是爱清静,没什么特别的。”谢某对大家的问话有些抗拒。
“你的手机收起来,不要拍照片,不要录音,不要用手机拍完后传上电脑……”谢某有些不耐烦。
“你怎么知道可以用手机传上电脑啊?”记者问。
“我当然有办法知道。听别人说的。”谢某有些得意。
据谢某的大姐介绍,20年前,他小弟结婚没多久,和媳妇关系不好,两人离婚。她小弟把刚满月的女儿给了他的朋友抚养,后来就离家出走了。有几次,她们听说谢某在附近的乡镇出现,家人赶紧跑过去,但却找不到。现在,谢某的父母都70多岁了,他母亲做60大寿时,谢某托人寄了条烟回来。谢某的朋友说,几年前有人说在湖头一带的公路上看过他,但没人知道他住哪儿。据他们介绍,谢某父母曾在白濑承包种果树,谢某小时候也经常跟着住在山上的草棚。
“你为什么会在山上住那么多年?”对于记者的这个问题,谢某淡淡地说:“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都不一样,都有各自的生活习惯,我不喜欢喧嚣,我喜欢宁静的地方,山上最适合。”
最终,谢某被大姐、小弟和朋友带回家。临走前,谢某到山上骑回摩托车。
编 后
人和其他动物有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就是劳动。劳动一开始就是一种集体的、社会性的共同活动。因此,离开了集体和社会,人类就不可能产生,更不能发展自己。
作为七旬老人的儿子,而且还拥有众多兄弟姐妹的谢某,为了自己所谓的清净,而选择独居深山,是非常不可取的。这种行为严重脱离了社会,限制了自身的发展,也让自己和家人失去了天伦之乐。谢某总算是被家人带回家了,我们希望他好好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重新融入社会,努力发展完善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1] [2] [3]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