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一位老人,退休后仍放不下奉献了一辈子的山林,在随后的27年岁月里,依旧在深山“风餐露宿”,每天起早巡山、防火,默默守护那片他心爱的山林。他就是全国首届劳模、广西农垦国有长春农场退休职工庞祖玉。
从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城往南乘车沿着蜿蜒的山路颠簸近1个小时,就来到一座名叫“高岭”的大山。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爬,你经常会遇到一位头戴草帽,手提弯刀,肩挑柴棒,带着小狗,哼着老歌走在巡山路上的老人。
老人名叫庞祖玉,今年已88岁高龄,是广西农垦国有长春农场退休职工。退休27年来,他义务守护着这片他心爱的绿色山林。
【镜头一】 庞祖玉住在一间面积不足30平方米的红砖小屋里,一床黑旧的蚊帐和被褥,一张木桌,一张木床,一盏煤油灯,一个水烟筒,一间简易的伙房。山上碰到毒蛇是常有的事,有时小屋里还会窜进一两条毒蛇。
每天天刚亮,庞祖玉就起床了。早上8时,他带着一瓶水,一把弯刀,一根柴棍,背着一个小编篓,带上自己的伙伴一条叫“家龙”的大黄狗,出门巡山,下午3点多才返回。吃的呢,简单极了,早饭是白糖粥,中午和晚上是干饭配点咸菜猪肉。天黑下来就早早上床休息。这就是庞祖玉在山上的幸福生活。
其实,退休了的庞祖玉本可以享清福。他和老伴每月的养老金加起来有3000多元,他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工作都不错。在农场的住宿区,农场专为他优惠供应一套近百平方米的单位套房。只要走下山去,便可过上舒适安逸的生活。但是,庞祖玉的心始终牵挂着大山。“只要有一口气,我就不会离开日夜相伴的山林。”
1985年,庞祖玉从广西农垦国有长春农场3队队长的岗位退休。老伴心里窃喜:老头子一生扎根在大山,如今终于可以“下山”回家抱孙子了。谁知,她的想法落了空。
“我要继续留在大山,照看那片林子。” 庞祖玉说:“我是党员,虽然退休了,但党员本色不能退。自己应该多做些工作,白领工资不好。”庞祖玉是新中国的第一代垦荒者,全国首届劳模的他曾三次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从退休之日起,二十七年如一日,庞祖玉一直坚持每天巡山2公里以上,义务管护山林。崎岖的巡山路,没有任何报酬,没有一点名分,庞祖玉却并不在乎。他放不下这山、这树、这草、这水,只想在巡山时离它们近一些。
1997年初,为便于管护山林,庞祖玉萌生了在山上建房子的想法。他瞒着家人,偷偷用自己的工资分批购买砖瓦,托人运到山脚下,硬是用双手把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红砖瓦屋建好了。
广西农垦国有长春农场地处云开大山的茫茫群山中,单是农场3队,就有林地1500多亩。去年春节,庞祖玉下山与家人团聚,但只呆了三天就回山里去了。在家里,只要不常走动,他的双脚就莫名其妙地肿起来。一走在巡山路上,他浑身上下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老伴无奈地说:“还是让他守着山林吧。他整颗心都在农场,让他在家呆,他心里就空荡荡的。”
【镜头二】 巡山路对庞祖玉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从高岭出发,一路上有长岭、牛学岭、大窝……然而,熟悉的山岭对他来说,有时也是步步惊心:巡守在山林中,遇到虫蛇是常事。由于荆棘丛生,几乎每天都要摔倒好几次,手脚经常被擦伤。
庞祖玉钟爱高筒雨靴,不管天冷天热,都穿着它上山。因为可以防刺伤、防滑倒,又很耐用,算一算,庞祖玉每年得穿烂两双雨靴。
农场副场长刘伟荣一直担心庞祖玉的身体:“你一把年纪了,每天巡山身体吃不消,而且得不到一分钱,何苦呢?”
“我不要钱。只要一天不巡山,我心里就会落空。何况巡山也是锻炼啊。”庞祖玉笑着说。
巡山守林,主要是防火、防盗。以前农场种橡胶树时,常有一些村民前来偷砍。但在义务守林27年间,庞祖玉那股浩然正气有效震慑了偷砍林木的不良分子。
3年前的一天中午,正在巡山的庞祖玉发现一阵阵热浪迎面扑来,他定睛一看,一条条火龙正肆无忌惮地吞噬着果树。
“着火啦!着火啦!”庞祖玉边高声呼喊边往山下跑。但他毕竟已是八旬老人,再加上一心急着去报警,一个不留神,在下坡时被石头绊倒,整个人滚了下去。
碰巧一位村民路过。庞祖玉爬起来,顾不上自身的伤痛,便催着村民报警。“快打电话报警,林子着火了!”
多亏这个及时的“救火”电话,农场的100多名干部职工闻讯后拿起灭火设备火速赶到现场,划出隔离带,控制火势蔓延,扑灭残火,挽救了附近山头的500多亩荔枝林。
在庞祖玉的精心护理下,大山里濒临淘汰的“残桩树”重获青春,产量不断回升。1998年至今,庞祖玉带领家人在山上义务为农场种植荔枝、龙眼等果树1000多棵。如今,1500多亩速丰桉郁郁葱葱,1000多棵果树花果飘香,为农场创造了6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镜头三】 几十年来,庞祖玉把自己种的木薯、红薯等特产慷慨地送给700多户贫困户,资助贫困村民上万元。他乐呵呵地说:“大家都乡里乡亲的,应该相互帮忙。”
庞祖玉平时很少下山,偶尔趁圩日下山买点米、肉等。屋前的山坡下,他开垦出几块小菜地,种些蔬菜瓜果,几年前还养了十多只鸡,甚至还养了一两头母猪。生活用水来自山下一口山泉,都靠自己用水桶挑上来。山上没有电,晚上照明就靠一盏小煤油灯和一支手电筒。
1998年5月初,庞祖玉在巡山时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在山上砍柴,便好奇地问:“小朋友,为什么不上学呀?”
小男孩眼含泪水道:“奶奶生病花了很多钱,爸妈叫我不上学了,在家砍柴挣钱。”
庞祖玉轻抚着小男孩的头,认真地说:“不读书没文化可不行。从今天起,你继续去上学,我帮你砍柴,把卖柴得的钱都归你。但是,这事要保密,不能告诉别人。好不好?”
此后连续3年多的时间,庞祖玉把砍柴挣的钱全部给了那位小男孩。如今,小男孩已经大学毕业。每次回家,他都会上山看望庞爷爷,表达谢意。
玉林市委常委、博白县委书记温达勤深有感触:“一位88岁高龄的退休老人,独守深山,义务看林,确实难得,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值得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记者 庞革平 谢建伟)
快评:为了那片绿 辛苦奉献了一辈子,退休了也没去过闲逸舒适的日子,而是选择独居深山护林。27载岁月,庞祖玉这位新中国第一代垦荒人所做的一切,只为护好那一片心爱的绿。
山上的日子辛苦劳累,可这位每天差不多“风餐露宿”的老人却劳苦功高,他义务看护1500多亩林地。如庞祖玉的老伴所说,他的整颗心都在农场。其实,在庞祖玉心中,山林远比他的命重要。老人太过惦念那一片绿,始终放不下伴了一生的林。突发山火前,已过八旬的老人急着报警,不慎滚下山坡,待村民发现,他不顾伤痛,硬是催着村民赶快报警。只要能保住林子,哪怕自己再痛老人都心甘情愿。
一个人,一条狗,一片山林,晨起巡山,日暮而归,庞祖玉老人的退休生活,也自有一分平实和洒脱。白云苍狗,岁月总是匆匆,人们渐渐老去,但许多有意义的事却始终让人铭记、敬佩,正如庞祖玉倾注心血守护着的那片林,那抹绽放旺盛生机、喜人的绿。(周亚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