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洪 摄
“压力山大”!
据中汽协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截止4月底,我国汽车企业库存量已经达到了75.74万辆,比3月末上升了2.41万辆,已经超过2011年的最高水平。与库存不断走高相比,记者走访汽车终端市场发现,经过“五一”假期的短暂骤热后,迅速回冷,汽车传统销售淡季或将提前来袭,不少经销商已经做好了过冬的准备。
传统淡季提前来临
统计数据显示,4月,我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30.52万辆和127.6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6%和12.5%,高于行业整体增速5.7个百分点和7.3个百分点。然而,同比的上涨却带来库存的不断上涨,4月份,汽车企业的库存已经达到75.74万辆,高于2011年的最高水平。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表示,由于整车厂家对乘用车市场期望值过高,加上大量上市新车给经销商铺货,导致4月份经销商库存总量再次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而在终端市场,记者走访也发现,不少经销商的库存量达到饱和。“我们大多车型都有现车,颜色也充足,不需等车,只要下单办完手续即可提车。”位于广汕公路某汽车经销商工作人员如此介绍。记者也在该店的停车场内见到满库的各款新车。
与库存量不断攀高相符的情况是,车市经历了“五一”小高峰后,迅速回冷。“我们这里的销售情况还可以,每天都有不少订单,但相比月初的几天,明显感觉到客流量的大幅下滑,销量也立竿见影向下走。”某一汽丰田销售负责人介绍,而记者在展厅内也只见到了三三两两的几批客户,在不同车型之间转悠,大部分销售人员只能守住大门,期待更多客人进店。位于广州大道的一汽马自达经销商也有同感,“五一”后每天只有1到2个订单,比去年的情况糟糕,市场部也苦于有效吸引客户到店。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分析,按中国乘用车的市场规律,5月至8月本身就是市场的下行期,一方面,上半年企事业单位购车高峰已过,另一方面则是,天气转热,私人购车需求逐渐减少。
提升服务,主动谋出路
在整体汽车行业库存亮黄灯时,自主品牌却一直是红灯高照,低迷状态持续不断。
统计显示,自主品牌乘用车4月共销售51.99万辆,虽然同比增长5.1%,占乘用车销售市场的40.80%,但较去年同期也下降了2.8%。而今年1-4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了5.2%,市场占有率也相应下降了3.2%。
在终端市场,多家自主品牌展厅内门可罗雀,看车客流少之又少。为了应对市场低迷,自主品牌也加大了服务力度,希望借此吸引消费者更多关注。
其中,海马汽车以“海马服务 精诚感心”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服务提升。通过在全国展开大规模的车主调研活动,倾听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并据此制定改善服务的措施。在改善过程中,海马汽车还会邀请海马汽车的用户进行监督,保证整个过程的公开、透明。
而华晨汽车也推出“放心、贴心、随心”服务,通过全时星级救援让客户“放心”,通过专属服务顾问的“保姆式服务”让客户感觉“贴心”;通过关爱代步用车让客户感觉“随心”。在此基础上,还将以华晨之家车友会、爱车训练营、四季活动等为载体,让消费者真切体验到“华晨之家”、“懂你,更关心你”的服务理念,加速提升品牌价值。
南方日报记者 郭小戈 实习生 李丹 (来源:南方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