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蔬菜旺季外销价格不降 淡季外购菜篮更重
2012年05月18日14: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年来,兰州已经发展成为国家级“北菜南运、西菜东调”的重要生产基地,但又是“南菜北调、东菜西运”的重要消费城市,形成了旺季外销卖全国、淡季外购买全国的供应格局。从本地蔬菜生产来看,兰州每年蔬菜集中上市的时间是5月至10月,正好是沿海及中部部分城市蔬菜的相对淡季。兰州有相当大一部分的蔬菜外销,造成本地蔬菜供应“旺季不旺、价格不降”;进入冬季,兰州市露地蔬菜种植期结束,蔬菜又依靠外调,菜价仍高位运行。连日来,记者采访业内专家和各相关部门,从种植、监管、流通各个环节为兰州的“菜篮子”寻找减负良策。
种植:加大扶持统筹种植
蔬菜从农田到餐桌,是一个产业链,其中每个环节都会影响到它的价格。兰州绿康蔬菜有限公司郭经理认为,要降低菜价,首先要从源头上增加蔬菜供应。加强对农民的支持和扶持,鼓励其发展种植业,但种植品种不能太单一,要根据市场需求统筹种植。
“所谓统筹种植,简单说就是不要全种洋葱,或者全种大白菜,而应多品种种植。涉及到亏损的单品,政府根据亏损情况给予扶持。”郭经理说,对亏损的单品给予公平平等的扶持,就可以提高农户多品种种植的积极性,并给市场一个充分供给。2011年的大白菜可以说是菜农的噩梦,因为每斤两分钱的收购价连种子钱都出不来,一亩地的产值都不够铲收的人工费,而这正是没有统筹种植的恶果。
据悉,近年来,各个大中城市都相继建立了自己的蔬菜专供基地,其中北京在京北小汤山建立了蔬菜基地,宁夏银川则通过政府主导土地流转建立了1000亩的设施农业示范园,统筹规划种植品种,以政府直销形式平抑菜价。
监管:加强监测调整供应
蔬菜价格就像跷跷板,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一头连着市民的菜篮子,如何找到平衡点,是道难题。业内人士认为应该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和监测,及时调整市场供应。
大青山批发市场的一位运销大户说:“政府应该对市场建立一系列的监管和监测体制,一旦发现市场的供应出现供不应求,要及时联系产地货源,大量调集货源,平息供不应求的局势;一旦供过于求,及时联系外部市场,帮助农民销售蔬菜,以稳定市场。”
榆中农民魏广五则希望,对于大量滞销的农副产品,政府组织收购比市场自行调节更有影响力。可以分两种等级或三种等级,一类经过二级批发商直接进入超市销售,二类直接投入农贸市场。这样避免了原来的一级批发商只收一种规格,大量不达标的只能烂在地里。以土豆为例,批发商挑剩的土豆可以由政府出面,联系淀粉厂集中出售,给淀粉厂采取年终减免一定税收的奖励措施,提高和政府合作的积极性,从而摊薄蔬菜的种植成本。
流通:减少环节低价投放
流通环节被视为推高菜价的重要推手,而从批发市场到社区市场的“最后一公里”更被视为“洪水猛兽”。在采访中,不管是业内人士还是普通市民都强烈呼吁,尽量减少蔬菜流通的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距离兰州40公里的榆中三角城乡西红柿的地头收购价为0.8元,而兰州市民买的西红柿3.5元。相距不过40公里,却要转手六七次,进城价格翻4倍的西红柿,真实反映了流通环节的现状。
“政府可以联合批发商从农户地头大量收购一两种蔬菜,利用超市和农贸市场直接低价投放来平抑菜价。”在张掖路肉菜市场买菜的张林说,蔬菜的价格高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在受到供求关系制约的同时,也受到整个经济环境的影响。凡是产业链中产品都存在流通费用,但因为蔬菜与每个人的一日三餐密切相关,所以价格尤其敏感,需要拿出切实可行的举措,实实在在地减负。(记者刘蔚霞)
作者:刘蔚霞 (来源:兰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