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体验国门口岸铁路“户籍员”忙碌一天
2012年05月24日18: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新疆阿拉山口5月24日电(闫文陆 芮海涛) 人人都曾在火车站见过来往如梭的火车,装载着千万吨的物资穿梭东西南北,但很多人大概都不清楚,每一节火车车辆都是有“户籍”的。这个“户籍”,不仅仅包括车辆本身的车型、车号等固定信息,还包括运载货物、安全状态、开行位置等动态信息,需要随时保持更新。于是铁路一线便有了火车“户籍员”“外勤车号员”这个岗位。在中国的铁路线上,每一辆车辆的动静态信息,就是由他们来记录、传递,最终铺就一张大网,将车辆信息牢牢网在每一个节点上,并支撑铁路货物运输的安全有序。
杨春田就是千千万万个火车“户籍员”中的一个。
今年41岁的杨春田,并没有特别的地方,微胖的身材,被风吹得东倒西歪的头发,整天忙碌在车站的股道间。不同的是,他工作的地方在我国西北边陲口岸站阿拉山口火车站。这里是我国第二大铁路口岸,有亚欧大陆桥桥头堡之称。由于涉及进出口物资运输,这里的外勤车号员责任心更重。而杨春田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5年。
记者近日来到了阿拉山口站运转车间,与杨春田一起亲身体验了“户籍员”忙碌一天。
早9点,在车站点名室,杨春田和63名运转车间职工一起参加当日班组点名会,准备一天的工作,交班会上重点通告了当日8至9级大风的情况,让大家注意安全。
阿拉山口每年8级以上大风可达165天,平日里4、5级的风几乎都不叫“风”,而杨春田也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天气。
9点25分,记者随杨春田一起乘坐直达作业现场的班车,抵达了作业场区线路道岔控制中心,杨春田下车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前一班交接作业区内的车辆信息、编组情况,和负责车辆检修的列检部门核对车辆状态。
9点35分,交接工作仍在进行,对讲机发出的通知告诉杨春田,风力加强,他需要到场区内按要求对列车进行“双鞋防溜”,防止风力过大引起车辆溜动。
大风在两列车形成的“风道”中显得犹为强劲,风中夹杂的一些细砂噼噼啪啪地打在记者的脸上,根本睁不开眼,即便是身材稍胖的杨春田走得也比较吃力。
到了车辆停放的位置,杨春田将近10公斤的鞋状铁件放置于车轮与钢轨之间,“铁鞋”将车辆牢牢限制在指定区域,对于运输企业而言,安全显得犹为重要。
10时55分,27009次列车即将进站,进屋不久的杨春田接到通知再次出发。核对车号的过程中,每一次核对车号、票据,杨春田总要弯下腰去查看车底确认车辆制动状态,面对记者的疑问,他幽默地说:“我们管这叫一看一鞠躬,也算是感谢这些车能让我们捧上饭碗、拿上工资。”
车号员在一天的工作中需要不断奔走、记录、核对,II场股道长度基本在千米左右,一趟下来大约行进1700多米,加上有时需要背负的数公斤票据,行走的工作似乎不那么轻松,所以,一个夏天3双鞋的消耗几乎是种常态。
就这样一趟车接着一趟车,时间被风刮着一样走到了下午8点。由于大风天气影响,同时站内存车数量较高,今天对于杨春田而言工作量并不算大,但从他脸上明显的沙痕看来,这一天他过得并不轻松。
记者问到他的工作感受,杨春田抬头看了看在风中猎猎作响的国旗,表情肃穆地告诉我们:“在这里,我们代表中国,既然选择了就得干,既然干了就得干好。”
2011年,阿拉山口站实现过货1516万吨,其中出口运量达到559.4万吨,位居全国铁路口岸第一。正是许许多多像杨春田一样的普通铁路人驻扎在一个个或喧闹或偏僻的车站,并以车站为结点,将一车车货物送达四方。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