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第一人
生前最后一次接受采访时说,红学近年没有什么突破创新
晨报记者 徐颖
红学家周汝昌先生于昨天凌晨1时59分于家中去世,终年95岁。周汝昌是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
这位把一生献给《红楼梦》研究的书生走了,但他对《红楼梦》的追求并没有随云消散,他留下的是对学术的坚守不渝和包容兼济。周汝昌女儿周伦玲说,父亲一生淡泊名利,按照父亲遗愿,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让他安安静静地走。
“最近刚口述新书大纲”
周伦玲昨晚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说,父亲走的时候很安详,当时子女全部在他身边。“走之前几天已经感觉身体不适,不过走的时候没有受到病痛的折磨。”周伦玲说,父亲走了,他有太多没有完成的心愿。“就在今年5月23日,他还跟我口述一部新书的大纲,叫《梦悟红楼》。此外,他还要写一部关于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的书,上世纪80年代曾经写过,这么多年过去了,父亲觉得与当时相比,现在有太多东西需要补充进去。”
最后的时光,周汝昌身体不舒服,但他没有把工作停下来。他在床上躺着,却没有一天在休息,几乎把全身心都扑了上去,都给了红学研究和中华文化的研究。
“失聪失明后口述文章”
“父亲没有助手,我们全都帮他一起整理。我弟弟负责听他口述,我负责帮他编辑成集,还有很多旧稿的整理。”周伦玲说,虽然父亲的离去在意料之中,毕竟95岁了,可是对我们来说,还是突然了。没想到会这么快。我们天天劝他别这么玩命,但他说写作是他全部的精神支柱。他从来不去医院,从未有过享受的心理,日子过得很艰辛。他各方面要求都很低,唯一的要求就是多出书,出好书。他最后是太累了,眼睛已经看不见。最后这2、3年,双眼完全失明,耳朵也不好,听力很差。失明后,他改变了写作方式,变成口述。一开始他很不适应,原来他铺开稿纸就能落笔成章,但口述让他不得不改变思维方式,出来的文章没有原来的文采了,但父亲坚持做下去。常常口述一篇文章,要花好几天时间,最后我还要读给他听。由于他听力很弱,我常常只能大声叫。我们也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连我们都感觉吃不消,何况90多岁的老人。
“总觉得很多事情要抓紧”
周伦玲告诉记者,外界很多人都知道周汝昌是红学专家,其实父亲不光是个红学家,他对诗词、书法等,都有很深的研究,对中国文字的多样化,以及音韵都很重视。他每天让我们给他读报纸,总觉得很多事情要抓紧。那种传统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使命感在他身上十分强烈。他对中华文化实在是太喜欢了,所以,他常常呼吁,整个社会要重视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