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尚未开诊,胸外科排队的患者已挤满走廊。陈海泉一出现,患者立马围上去,不少还由家属陪伴。布伦纳惊讶,“我从未见过如此多的患者。”第一位患者的咨询问题医生才答了三五个,第二位患者已在诊室外翘首以盼……“每名专家一下午起码接诊40人,用在每名患者身上的问诊时间只有5分钟。要知道,在美国我一个下午只看两到三名预约患者,每人起码问诊1小时。”布伦纳说。
摘自《沟通时间少,医患关系怎会好》
(刊本报2011年11月2日第一版)
保证沟通时间,有利医患交流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医务处处长陈尔真:从古至今,病人对医生的要求都是“医术高明”。这里的“术”,既指专业技术,更包括沟通技巧。可是就像引文中的情况一样,医生忙得连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何谈与病人好好沟通?沟通时间没法保证,医患关系自然好不起来。
所谓“看病”,其实就是“看病人”,病人有生理与情感双重需求。外人看来的 “闲话”,往往能起到安抚病人心理的关键作用。我认为,医生与病人沟通的过程中,一定量的时间,肯定可以确保沟通质量。在确保时间的前提下,医生学会提高沟通技巧,才能让医患关系变得和谐。举个例子,国外门诊里,一位专家每天就看几名病人,每人确保起码半小时的问诊时间。从您哪里不舒服、到平日家里生活习惯、再到家里人的健康情况……如此温馨备至的寒暄,病人自然觉得医生服务周到、态度和蔼,信任感也油然而生。相形之下,我们的医生实在太忙了,忙得没有时间去说话、去沟通。有一组数据显示:上海医生每年实际工作量是500多天,超额正常工作量两至三倍。有的医生半天门诊就要看100多个病人,平均每个病人只有三分钟。区区三分钟里,医生能说的只有:“看啥?哪里不舒服?去检查。”如此而已。
没有时间的保证,医患沟通无从谈起。
(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很多人会说,当下医生护士挤不出来时间,这是难以扭转的状况。其实并非如此,有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医护人员数量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由于就诊秩序混乱,导致大医院医生忙得没法沟通,小医院医生又闲得没人沟通。
保证医生与病人有充足的沟通时间,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关键。病人得了常见病、多发病找社区,疑难杂症再找大医院,这样,不同层级的医生可以有的放矢、分门别类开展沟通。医生从“重压”中解脱出来,赢得时间与病人聊病情、聊生活习惯……这非但能缓解病人紧张的情绪,更为疾病诊治护理提供诸多参考。沟通时间长了,医患间产生了情感,医患关系自然就能“重修旧好”。
沟通时间长短,并非问题关键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主任姜建元:在我国,有限的医疗资源与庞大数目的就诊人群,构成了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这种矛盾反映在医患沟通上,便成了“悖论”:个体沟通时间延长了,整体问诊速度就跟不上;整体问诊速度加快了,个体沟通就难以保证。不过以我看来,现有条件下,医患沟通一味讲求时间长短并不可取,提高医生的沟通效率、增进病人对医生的信任,或许是缓和医患关系的出口。
医院门诊里,总有许多病人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很正常。病人对医疗知识知之甚少,对疾病抱有恐惧心理,自然要问个明白。但是,医生该如何与他沟通?要是你花上半小时、一小时来讲专业知识,讲得再多再细,病人还是一知半解。毕竟,医生苦读十数载获取的医疗知识,怎么可能在有限时间里跟病人说得明白?所以,这里有个效率的问题。用形象的、生动的语言,大致告诉病人疾病的情况,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骨科门诊为例,总有病人问我,“医生,为啥脊柱里长了个瘤,有的医生说要钉钉子,有的医生说不用钉钉子?”要是用专业的医学知识来阐述,我费尽口舌,病人也未必听得懂。我变换一个方法,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虽不是百分百恰当,但病人往往能明白些。“就好比房间里要搬东西出来,一般情况下,不用动房子本身。” (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但要是东西太大了,先得敲掉一根房梁才能搬出来,敲了房梁的就要钉钉子,没动房梁的不用钉钉子。”这样短短几句话,病人就领悟了。从我的经验来看,医患沟通时间长短,并不能决定沟通效果。用简单有效的方法提高效率,更值得提倡。
说到更高境界,我举一个例子。华山医院一位老专家给外国贵宾看病,直至第四次复诊,病人也没提过什么问题。老专家不禁发问,“你没啥要跟我沟通的吗?”病人答道,“我不懂医学,您则是专家,我相信您,自然没啥要问的。”其实医患之间关键还是要建立信任。病人相信医生,自然不会质疑猜忌、问个不停;反之,医生更要自律,让病人相信自己的医德医术。有了医患信任在前,沟通起来也不会那么麻烦,沟通本身也就不会成为问题。
本报记者 顾泳 整理(欢迎读者参与讨论,传真67289226,邮件kjb@jfdaily.com) (来源:解放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