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刚刚落下帷幕,考生们正在憧憬大学生活。昨天上午,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京发布。
蓝皮书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为2766元,比2010届增长287元;2011届大学毕业生为608.2万人,按比例推算,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其中10多万人选择“啃老”。
这份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报告,是在抽样调查基础上形成的,调查人数达到46万余人,共覆盖中国31个省区市2093所高校、1247个专业。
9个专业被“红牌警告” 蓝皮书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0.2%,比2010届的89.6%略有上升。本科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差距持续缩小。
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82.1%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1.6%的人自主创业;有9.3%的人处于失业状态,其中1.1%准备国内外读研,6.1%准备继续寻找工作,还有2.1%放弃继续求职和求学。
根据蓝皮书,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被列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也就是红牌专业。
2012年本科就业被“红牌警告”的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2012年高职高专就业红牌专业包括:临床医学、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法律事务、汉语言文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
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等10个专业,因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而入选绿牌专业。
蓝皮书指出,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工学(92.5%),最低的是法学(86.8%);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是生化与药品大类(92.5%),最低的是艺术设计传媒大类(83.2%)。2011届本科失业率最高的专业为生物科学与工程(14.9%),其次为美术学(14.7%);高职高专失业率最高的为应用韩语(18.6%),其次为艺术设计(15.5%)。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中南大学教授蔡言厚认为,大学通常根据以往各专业的就业情况招生,就业率很高的热门专业,容易引起大部分学校“跟风”扩招,长此以往导致人才培养过剩,出现就业饱和的情况,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在毕业时自然变成就业率越来越低的冷门专业。
70万人处于低就业状态 一成毕业生做的是销售 此次蓝皮书提出“低就业率”的概念:从事与专业不相干的工作,并且在本地区月收入最低的1/4群体,被定义为“低就业人群”。
调查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有14%处于低就业状态,其中有10.4%的毕业生为自愿低就业。也就是说,全国就业的499万学生中,有70万人处于低就业状态,其中,自愿低就业毕业生约为52万人。
在本科专业门类中,教育学毕业生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高,为22.1%,医学毕业生这一比例最低,为6.2%;在高职高专专业门类中,法律大类毕业生这一比例最高,为37.5%,医药卫生大类毕业生比例最低,为3.1%。
专家指出,经济危机和经验门槛,使得不少大学生求职者选择“曲线就业”态度,怀有“找一份工作稳定下来再说,先就业、再择业的心态”;而抱定“铁饭碗”和追求安稳的态度,实际上也难掩青年人的“低就业”现实。
报告显示,2011届本科毕业生从事最多的职业是销售,就业比例为10.9%,其后为财务、审计、税务、统计和行政后勤等。
跳槽越频繁 三年后月收入越低 蓝皮书指出,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是2766元,比2010届增长287元。本科毕业生2011届平均月收入为3051元,高职高专毕业生为2482元。
在2011届本科专业门类中,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工学,为3297元;最低的是教育学,为2621元。
刚毕业的大学生总是想不停跳槽,找到一份自己满意且薪酬丰厚的工作。蓝皮书指出,更换雇主的行为与月收入相关。在2008届本科毕业生中,毕业三年内一直为1个雇主工作的毕业生月收入最高,为5273元。工作过的雇主数越多,其月收入反而越低,为5个及以上雇主工作的本科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最低,仅为4461元。
蓝皮书还显示,在就业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47%对自己的就业现状表示满意,其中本科为50%,高职高专为44%。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为60%;在“民营企业、个体”的就业满意度最低,为43%。
综合北京晚报、法制晚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