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大户让10万农民脱田进城
本报记者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郑兆雷 袁成新
6月15日上午,茌平县杜郎口镇四新村,刘瑞勇家麦收的场景颇为“壮观”:白亮亮的阳光下,5台红色联合收割机在千亩麦海间破浪穿行;地头上,一字排开的8辆三轮车装满新打的麦子……
“这片地总共1100亩。有周集村的800亩,东周村的200亩,俺自个村的100亩,这里边,有1080亩是从打工户手里租来的。”皮肤黝黑的刘瑞勇擦把汗说,他是14日开割的,已割了500多亩,再有一天就完事了,亩产1100来斤,120多万斤收成把里攥。
麦子还在地里,就已经“名花有主”。东周村的粮食经纪人刘启国,以高于现在市场价2分的价格全部收购,从地里直接拉走。但刘瑞勇不愿意现在结算,在他看来,小麦的价格在现在每斤1.02元的基础上,近期还有上升的空间。为此,他的麦子先储存在刘启国那里,过一段时间再结算。
现年42岁的刘瑞勇早就发现:村里很多青壮年挤到城里找工作,剩下种地的大多是妇女和老人,有的地一年种一季,有的干脆撂荒。于是,他试着租过来,发展粮食生产。9年间,“版图”扩展到现在的3个村、1100亩地,除去租金、种粮成本,每年总有五六十万元的纯收入,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规模生产,购买农资量大,价格优惠,而且抵御风险能力强,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刘瑞勇说。
“破解"无人种地"的困境,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是必然选择。”茌平县委书记陈秀兴认为,“茌平总耕地90万亩,人均才1.8亩地。谁来种地的问题,表面上是人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农业生产效益的问题。土地集中,回报自然丰厚!”
2009年起,茌平县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加速农村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推进土地集约化进程。14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土地流转中心”,免费提供土地确权登记、信息发布、价值评估、合同订立等“一条龙”服务;县财政连续3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鼓励支持种粮大户扩大种植规模、兴办家庭农场。今年,又为1200多农户成功办理6000余亩土地流转手续,30余家种粮大户拿到5万—10万元不等的奖金,使全县2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超过7000户,像刘瑞勇这样的过千亩大户就有5户,规模经营面积30万亩,其中小麦面积24万余亩,分别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33.3%、26.7%。
规模种植,为束缚在土地上的劳动力“松了绑”。麦收时节,记者出茌平县城沿省道804一路东行,麦田里只见忙碌的联合收割机、拖拉机、播种机,看不到攒动的人头,路边的村庄静悄悄的,偶尔有老人和孩子在街头巷尾的阴凉里闲聊、嬉戏。统计表明,全县有5万农户告别耕作多年的承包田,10万余人进城务工经商,而大户们的机耕、机收率几近100%。
茌平县农业局局长乌以强介绍,7000大户中年龄最大的50岁,最小的30露头,全是青壮年,科技意识比较强。这几年,通过他们的带动,小麦精量播种、氮肥后移、配方施肥等100余项新技术、新成果的覆盖率突破95%,小麦和玉米亩产分别达到550公斤、600公斤,成为全国的“粮食生产先进县”。 (来源:大众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