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在美受歧视感觉最强烈 排华法案旧疮疤难愈
2012年06月25日12:46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6月2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美国亚裔中有13%的人认为种族歧视对于他们来说是个大问题。48%的人认为是个小问题,35%的人认为不是问题。而华人在亚裔中受种族歧视的感觉是最强烈的,这也就把美国华人是否遭受种族歧视的老话题提了出来。
针对华人的种族歧视现象到底严重不严重?从明面上看,可以说一点都不严重,因为从上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蓬勃兴起后,反对种族主义在美国已经是深入人心,美国社会在促进种族平等的制度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比如美国的公司在招聘员工时,招工广告都要写明应聘对象的种族、性别、性取向等不成为录用的标准,而美国华人过去几十年在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迅速成长,成为最引人注目的少数族群之一。
但是不可否认在实际的生活中,隐性的种族歧视并没有完全消除。比如在职场上,少数族裔再努力总是觉得获得晋升的机会小一些,要克服的障碍相对大一些。当然还有在日常生活中,社会对于亚裔对于华人还存在着一些陈旧、刻板的老套印象,这在美国影视节目在描绘华裔的手法时通常可以看出一点端倪。
华人所以对种族歧视更敏感,有历史和现实两层原因。历史原因是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期,以1882年排华法案为标志,美国兴起长达近一百年的歧视和排斥华人的浪潮,给无数的华人留下惨痛的经历和记忆。现在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致歉案,这悲惨的一页已经翻过去,但是留给华人心灵的伤疤却不容易被抹去。
现实的原因是,每当美国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仇外和反移民情绪总会抬头,而在选举年到来时总有一些政客拿中国产品、拿华人形象来说事,在这种氛围下华人在日常生活中遭遇不友好对待的情形也许就更多一些,也就更容易触动华人心中这根敏感的神经。
6月23号是陈果仁遇害30周年的纪念日,30年前美籍华人陈果仁在底特律一个公园内被两名白人男子用棒球棍打死,其背景是美国汽车工业遭受到日本车的冲击,在失业的本国工人中激起仇外情绪,华人因此成为了受害者和替罪羊。法院轻判凶手引起亚裔强烈抗议的同时也引发了公众的思考,面对外来竞争,美国是自强不息还是排斥仇外,这两天美国国会的亚裔议员和白宫博客对此都有检讨。
华人遭到歧视,比如在大街上偶然遇见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嘲笑或者漫骂,一般情况下可以置之不理,不必纠缠,因为美国宪法保护言论自由,但是言论自由与人身伤害之间如何界定却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得清楚,如果因为小事情发生纠纷,打架斗殴甚至闹出人命不值当。
但是如果在学校里、工作中经常预见某个人或者某个团体有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欺凌行为,则不能忍气吞声,而应该大胆的说出来向老师、向上司、向主管部门反映情况,要求解决,对于侵害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要据理力争,甚至诉诸法律,自身的权益要靠自己来维护。
说到底,要想不被歧视就要自强,包括在学习上、在工作中做的比别人更出色。对公益事业,对主流事物比别人参与的更多、更积极。美国是一个尊重强者的社会,只有自己更强大了才能赢得更多的尊敬。(《全球华语广播网》美国观察员余浩)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