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金融重塑“千年商都”文化商品交易所剔除传统商道弊端
羊城晚报讯 记者曾颂、实习生李西报道:6月21日,广州产权交易所集团下属的商品交易所正式启动不锈钢、棉纱的现货交易;碳排放交易所有望于月底挂牌成立。这是迁入广州联合交易园区后,广州产权交易所迎来的两件大事。
除了不锈钢、棉纱,广交所总裁李正希还希望引入更多品类的现货交易。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李正希表示,广州作为商贸流通业的中心,发展商品现货交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传承千年的“商道”也可以通过交易所的运作而剔除弊端,走上阳光发展的道路。
“中国式商道”之弊
一德路的海味、增槎路的粮油食品、中大的轻纺布匹……在“千年商都”广州,批发市场应有尽有。整个珠三角的批发市场都星罗棋布,无数个体户在每日每夜的谈判、结算中,掌握着中国乃至海外商品的供应。
这种传统的“商道”,在李正希看来不无弊端而他掌舵的广州产权交易所集团,希望影响乃至重塑广州的商贸文化。“批发市场一个是占地方,交通、治安、消防、卫生难以保障,更重要的是,每宗交易都由单独的谈判来确定价格,中间人际关系成本高昂。”他说,由于价格不透明、信息不对称,交易双方需靠长期的声誉来维持信任。
此外,传统“商道”造成流通环节多,最典型的如蔬菜,田间几毛钱的青菜,上到餐桌价格翻十倍不止,各级商贩层层抽去利润,价格水涨船高。近年来淘宝等电子商务的兴起,在末端缩短了流通环节,然而上游的B2B领域依然壁垒森严。
对政府而言,无数个体户自主的交易,既难统计,更不便监管,想收税也难上加难。“中大布匹市场每年交税才几千万元,跟交易额极不相称。个体户之间走账都用居民存款账户,哪来那么多存款,都是生意往来。”
交易所“阳光化”流通环节
“如果把传统的流通贸易放到交易所,可以缩短很多环节,而且全程是阳光化。”李正希说。
首先,在交易所买卖的商品,可以统一仓储、统一运输,不需交易者自行办理;其次,由于众多买家和卖家都在交易所统一平台买卖,同类商品的价格是透明的,而且排除信息不对称,价格更接近市场出清价。再者,主管部门对工商、税务各环节都能清楚掌握,最大限度地减少灰色空间。
但是,在传统“商道”里活得滋润的个体户们,愿不愿意把交易转入交易所?
李正希认为,这要看各人利弊权衡。“比如个体户融资难,资金周转不灵,你拿着订单去找银行,银行未必放心,怕你订单造假。但假如在交易所,银行可以直接锁定交易,放心出贷款。”此外,在物流、供求信息等方面,交易所亦有优势。
曾颂、李西 (来源:羊城晚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