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外出勤工俭学 屡遇“黑中介”维权难
2012年07月02日18:04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郑州7月2日消息(河南台记者齐鹤)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暑期到来,大学生外出勤工俭学热度升温,然而,不少无资质的“黑中介”也趁机在校园里招兵买马。由于劳动时间短又缺乏社会经验,大学生权益受损很难维权,勤工俭学之路困难重重。
大学生勤工俭学屡被骗
郑州某高校大三学生小徐六月底放暑假,几天前禁不住同学的介绍和劝说到南方某电子元件厂打工。让他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工厂并没有像事先约定的那样接收小徐和一起去的100多名同学,不仅谈好的2600元月薪打了水漂,而且直到3天后才在公安机关的介入下平安返家。说起当时的经历,小徐仍然心有余悸。
小徐:总代理我不认识,是一个学生的同学的姐夫,说是在松下厂里面。我们被骗了,把我们临时安排到一个公寓,安置了两天,让我们去体检面试,人家说不要我们了。
“黑中介”招工难辨真假
在暑假期间,不少大学生和小徐一样选择外出勤工俭学。记者走访河南多所高校,发现不少公告栏里的招工广告密密麻麻,大都以月薪丰厚、住宿条件好为卖点。记者以在校大学生的身份拨通了其中一个招工电话,对方自称姓张,是江苏久正光电有限公司招工经理,记者询问去打工是否签订劳务合同,张经理做出了这样的回答:
张经理:发车之前介绍待遇、岗位、公司具体情况。咱这儿有一个协议,这个协议有权要求我们赔偿车费和滞留费,协议金是40块钱。公司给咱预留一百五十个,咱人直接过去就行了。现在咱人加起来差不多有正好一个大巴。
仅简单描述所需岗位,却不标明招工单位;注明单位了的,按联系方式打过去,却发现只是中介。这些,是暑期招工广告的通病。大学生年纪小,再加上身份不明的黑中介混杂其中,大学生们就更真假难辨了。
很快记者发现,张经理并非江苏工厂的招工经理,而是一家中介公司的代理,记者一再询问中介公司的名称,他却避而不谈。
张经理:啥中介?感觉没什么用。每个公司肯定是实体存在的,公司是在上海的。现在可以查一下咱们介绍的两个公司,领先和久正两个光电子的公司。咱要做的就是查公司,看这个公司招不招人,咱这块是不是乱收费。
用工协议简单 相关法规需完善
协议如此简单,没有任何关于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双方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不免让人担忧。
郑州某高校大二学生小牛去年假期跟随中介去上海打工,明明承诺不收中介费,可工期结束工资却被扣了不少。
小牛:学校那边有一个辅导班的老师,他组织的那个。我们每天工作多长时间,他会从中扣一部分工资。他说去这个厂条件好,但是当你去的时候可能去晚了一天,这个厂人已经满了,其他厂没法安排,时间赶的不巧,当时有好多人回来。
河南大沧海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爱香认为,目前针对我国针对短期用工的法律法规应继续完善,从立法层面为勤工俭学的大学生提供更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王爱香:像这种短期试用期3个月,如果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时间比较短;如果不签订的话,又违犯劳动合同法。所以无论跟劳务公司签合同还是跟用工单位签合同,两者劳动关系现在还不太清楚。国家针对这种短期用工,应该有专门的保护性的规定。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