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限购令”蔓延的结果将是“画地为牢”
一方面,我们在撤除篱笆,一方面,我们又在设置新的路障。难道我们真的需要这样 “画地为牢”吗?
7月1日,广州加入了汽车“限购令”的城市队伍。在笔者看来,广州汽车“限购令”是汽车限购在各大城市蔓延的开始。
据广州市官方6月30日晚宣布的信息,7月1日零时起,该市对中小客车试行增量配额指标管理,试行期为一年,期间广州中小客车增量配额为12万辆。7月份该市暂停办理中小客车的注册及转移登记,后续各月度平均分配增量配额,配置指标的具体办法和相关程序将于7月底前发布。
这一消息的发布与一年前北京实行摇号限购令一样,在消息发布的前一晚,均出现了市民在疯涌到当地车市的场面。据报道,6月30日晚间,广州赛马场汽车城灯火通明,工作人员争分夺秒通知客户前来买车,并加班加点帮买家办理购车手续。不少消费者半夜赶来买车,刷卡交钱的人更是排起长队。
如果说北京去年的汽车限购令只是新时期的一个特例,即使这个特例,时至今日依然存在诸多的异议与分歧。而广州一年后的跟随完全可以看成是汽车限购在全国各大城市蔓延的开始。至于上海,从1994年开始实行车辆总量控制,虽是一个超前的先驱,但上海这个先驱同样为“限购”实施了其他的配套措施,比如外地进沪车辆需交纳进城费,而且有时间期限。北京,作为首都,同样对外地车辆进京设置了相应措施,比如需要办理进京通行证,同样有期限,进城后同样要遵守一些时段的道路限制。
广州的新政目前还没有看到相关的配套措施,但可以想像,随之而来,广州同样会设置外地车辆进城的相关限制。否则在周边城市上牌、在广州市区行驶同样会让广州的汽车“限购令”形同虚设,这一点,广州方面不会做“傻瓜”。
但问题恰恰来自于这些 “限购令”与配套的相关进城限制措施。试想,三五年后,每个大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全部都已经试行或实行了汽车“限购令”及进城限制措施,届时,对于出行的中小客车而言,各个城市就变成了一座座“画地为牢”的限制城。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近在眼前的事。
以这次广州在回答 “为什么我市现在要实施中小客车总量调控政策”为例,一个充分的理由是“近年来,我市中小客车保有量和出行量持续快速增长,城市交通拥堵日趋明显,机动车排放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日趋增大”。然而正是这个理由,放至全国的所有一线城市与省会城市,哪一个不是这样的现状?不同的只是程度的高低,而程度的高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是个时间早晚的事。何况,目前有这个现状的大城市在中国已经有数十个。更不用说在中国,有大量的大城市都将自己定位为建设成国际化的大城市。
而在现实中,在广州汽车“限购令”出台之前,有关杭州将实行车辆限制的传闻早已有之。可以预想,广州已经跟随北京采取了限购,接下来的时间,有什么力量能阻止如杭州、深圳、南京、武汉、天津、重庆、成都等这些机动车快速增长的城市,每个省的省会城市又有哪一个不会在一个适当的时机宣布自己实行类似的政策。
在广州的回答中,完全可以看到未来其他城市类似的回答。 “充分借鉴北京、上海的相关经验,在我市立即试行中小客车总量调控措施,对保障城市交通有效运行、改善和保护大气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对于一城一地而言,这种限制的确有重大现实意义,只是谁能想像当数十个、上百个这样的城市遍布全国各地时,“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意境不会演变成“行路难,进城更难”的现实。
当前,中国的各级公路包括高速公路都在进行逐步降低或取消收费的改革,然而,进城限制的蔓延与扩大却无疑又在人为的 “画地为牢”。一方面,我们在撤除篱笆,一方面,我们又在设置新的路障。
难道我们真的需要这样 “画地为牢”吗?请三思而后行。(唐福勇)
作者:唐福勇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