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点多,河西区友谊路与宾友道交口附近,建工集团天津二建某工地:一圈、两圈、三圈……22岁的钢筋工郭肖星用扎丝捆扎着钢筋,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滴落到地上。尽管天很热,他依然“全副武装”:头戴安全帽、身着长袖服、脚穿硬底鞋。郭肖星说,捆扎钢筋的接口处常有扎丝露出,为了保证安全,只能“全副武装”。
拿过自己500毫升的水杯,郭肖星打了杯工地上煮好的绿豆汤,一仰脖就全喝了下去。“这是今天的第七杯了。”郭肖星说,“一天下来得喝上十来杯水。为了避开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工地的工作时间做了调整——‘歇中间,做两头’。”
下午4点,过了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可太阳还是狠毒地烘烤着,记者摸了摸郭肖星操作的钢筋:热得烫手。郭肖星老家在河北,做建筑工人已经有两年多了,两年多里,不论严寒酷暑,除去秋收和春节回家几天,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工地上度过。
身为人父的郭肖星,小女儿快一岁了,每月3000元左右的收入他还算满意,虽然在老家已娶妻生子,但郭肖星还是想留在天津。“谁不想留在城里啊?”郭肖星琢磨着,趁着年轻干几年,多赚点钱,或许在城里安家不是一点希望没有,“为了孩子,不干哪行?”
55岁环卫工:热得起了痱子
摘下帽子,满脑门的痱子,又痛又痒,但这并没有影响环卫工老王的工作。昨天上午11时许,在河东区十经路与津塘路交口,老王仍然坚持在烈日下的车流中捡拾着垃圾。
老王叫王树海,今年55岁,家住本市中山门居住区,是“洁亚清洁公司”的员工,他的工作路段是津塘路十一经路桥到唐口地道之间。每天早晨4时整,老王开始晨扫,将这段路彻底清扫干净之后,再开始一天的保洁。遮阳帽下,老王的脸上挂着汗珠。他说:“这几天热起来了,四点晨扫时都会出一身汗,汗水湿了衣服又干,没办法……”
接受采访时,老王从左侧裤口袋里取出一瓶矿泉水,里面的水已经喝得不剩多少了。“这是今天上午我喝的第四瓶水了。”老王很知足,“人们的观念不同了,现在环卫工都挺受尊重的。我现在和路两旁的商家都熟了,这几天天儿热,总有商家叫我进去给我矿泉水喝,干咱这行的,天热必须喝水,可光买水喝也买不起呀。”老王还说,“刚才还有一个商家说熬了绿豆汤,让我过去喝呢。”
41岁投递员:一天来回40公里
今年41岁的刘忠强是黄河道投递分局的一名投递员,从事投递工作已经15年了。昨早7时30分,刘师傅就来到黄河道投递分局开始分信件和报纸。上午,刘师傅得送12件签字信件、70件普通信件和90份报。8时30分,刘师傅身穿绿色邮局服装,骑着电动车就出发了,直到12时10分,信件和报纸才送完。
简单吃口饭,稍作休息后,13时40分,刘师傅又开始分装下午投递的信件和报纸。14时20分,刘师傅将要投递的信件和报纸捆放在电动车后,然后带上水准备出发。记者看到,刘师傅不仅带上水,还将藿香正气胶囊一同放到书包里。“今天天儿太热了,为了避免中暑,局里有藿香正气,我们就都带上,感到有些不好受就吃两粒。”14时30分,刘师傅又出发了,第一站他要到云阳西里1号楼13门送信。由于下午气温高,没送到6份信件,刘师傅已经满头大汗,衬衫也已经湿透。17时40分,刘师傅才“收工”,“今天来回穿梭的路程得有40公里。”刘师傅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