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发展瓶颈困扰慈善超市 国外多义工国内人难觅
慈善超市悄然出现在北京街头,和许多超市不同的是,慈善超市的盈利都将用于慈善事业。
在丰台区太平桥街道,这个将货物包装箱卖废品的钱都投入到捐赠箱的慈善超市,开业两个来月以来,在艰难中谋求前进之路。记者近日前来探访这家超市。
丰台区太平桥街道民政科科长梁京凤全程参与了慈善超市的建立,他认为,让慈善超市更好地“造血”生存,还存在模式、成本、人员、配套方面的4大瓶颈。
瓶颈 :设立缺榜样
“进什么货都是拜托别的超市给列的单子”
万事开头难。梁京凤说,刚开始筹建慈善超市的时候,完全是两眼一抹黑,连超市的货架从哪儿买都不知道,更别说要进那么多种货物了。后来货架是在网上找到后网购的,进那些货物,是拜托辖区里另一家有一定规模的社区便利超市帮忙的。“人家给我们开列的单子,列出了1000多个品种,我们根据资金情况删删减减,最后进了不到800种。然后是摆货,布置卖场,都是几个员工和街道的工作人员摸索着来。”
瓶颈 :进货成本高
“有的大超市促销价格我们连货都进不来”
超市运营了,可是因为进货成本高,商品的售卖价格一直下不去,缺乏竞争力。梁京凤告诉记者,慈善超市只是一个单体超市,和连锁超市相比,进货量小,补货周期长,和个体小便利店比,进货时要求供应商要开具发票,而且还得是正规渠道,所以进货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零售价格也就没有竞争力了。“大的超市、便利店促销,那个价格我们连货都进不来。”对于一些顾客认为慈善就是货品卖低价的误解,梁京凤也很无奈。
瓶颈 :人工支出多
“很少有人能免费去做一件工作”
在国外,慈善超市运营所需的人力,很多是义工。梁京凤说,慈善超市是政府持有物业,不需要房租,但是用工成本也不低。目前超市有5名员工,人员是捉襟见肘,也准备招募义工,但是超市售卖工作,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不是说谁来了都能干的。“在我国,很少有人能免费做一件工作,人都要生活的。”
太平桥慈善超市副店长李志华今年48岁,2007年李志华所在的单位倒闭了,他再就业到了一家社区连锁便利店工作,就在军博附近,一干就是3年。
“听说街道要开慈善超市,我就毛遂自荐来了。”李志华说,之所以选择这里,一是离家近,二是能够有用武之地,办超市挺不容易的,他至少还算个“业内人士”,能帮点忙。
如今的李志华,每月拿着1000多块钱的工资,比在之前社区连锁便利店拿着3000多块钱的时候还累。价格录入系统、摆货、值夜班、搬运、站柜台……超市里客流量是少,但是员工也少,总共才5个人,什么都得干、什么都得管,愣是把他们都练成了全能。
李志华告诉记者,开始的时候每天的营业额也就一两百元,现在每天客流量也就几十人,销售额平均能达到七八百元。
瓶颈 :捐赠难消毒
“现在用84消毒液给物品存放间消毒”
慈善超市还承担着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常态化接收社会捐赠。慈善超市开业以来,已经接收了200多件捐赠衣物、玩具,而被领走的只有50多件。“困难家庭对领取衣物不是太感兴趣。”梁京凤说,捐赠物资变卖获利用于慈善,他们还无法达到,最基本的消毒环节就无法做到。“你看我们接收捐赠工作站里,100多件衣服就只能那么摆放着,现在就是用84消毒液给物品存放间消毒。”
新闻内存
慈善超市需要自己造血
慈善超市于1902年起源于美国,是将市场机制引入慈善事业的一种尝试。英国的慈善商店都是由慈善机构经营,员工大都是不拿工资的志愿者,政府对慈善商店只征收很少的税,交的房租也很低,超市里的物品都是社会各界无偿捐献来的,人们将不用的东西送到店里,店里做登记后,将适合在当地使用的留下,不适合的运送到慈善商店指定的地方,再统一送往需要地,商店获得的收入定期交给慈善机构。 本报记者孙颖 X133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