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家具品牌表现不一 现行家具合同完整不完美
“我买的是全实木家具吗?”上周末,记者走进一所家居卖场的实木家具展厅,将实木爱好者郭先生最关心的问题提给某品牌的导购。导购表示,保证是100%实木家具,为了让消费者放心购买,他们自己制作了实木家具“肢解告知书”,每件实木家具每个部分所用的原材料和制作工艺都会写进告知书中。例如,侧板榆木条拼工艺、背板黑胡桃木齿接工艺。导购还告诉记者,这份“告知书”也将作为附件,与正规合同钉在一起,为消费者提供更深层的保障。
“我买的红木家具是否货真价实?”上周,带着这个问题,记者也在各红木家具门店中转了一圈。在一些红木品牌店里,经由国家家具及室内环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验证并发放的“紫檀保真证书”和“紫檀保真号码”已经悄然成为合同附件,又帮消费者把了一道关。进口家具怎么样?买得糊里糊涂的状况能否得到改观?记者发现,有些来自意大利或法国的进口品牌,已经着手专门为中国市场和消费者增设“中文说明书”。但业内专家称,这还不足以把家具的细节表达全面。
而对于越来越火的“定制家具”,也牵扯诸多个性化设计细节,常规家具合同中对定制类产品几乎无要求,这无疑令买卖关系藏了隐患。对此,一些专业定制家具品牌在附加条款和附加文件上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对此,业内专家称,尺寸、规格、颜色甚至造型都玩“针对”的定制家具,更应有详细的合同作为保障。不过,不是所有的定制家具都能够拿得出完善的补充条款和说明,消费者购买还需谨慎。
家具合同仍有待升级
实木家具肢解告知书、紫檀保真证书和紫檀保真号码、进口家具中文说明书……实际上,这些合同的附加条款和内容逐步成型并浮出水面,无疑是市场成熟的表现,它们将买卖双方对于加深合同保障的诉求表露无遗。虽然未用言语表达,但补充协议与合同附件,正陆续成为买卖双方私下寻求法律深层保障的市场现状,不动声色地将家具合同升级一事搬上了台面。对此,业内专家直言,如果家具买卖合同能够以消费者与商家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为根据,进行定期修改,无疑将为买卖双方提供多重保护。
走访中,某红木家具品牌的导购抱怨,红木价格几个月一变,有些消费者交了定金,几个月或一两年后才提货,我们也没辙,只能自己承担市场风险。该品牌店长也在无意间透露,商家如在附加条款中对提货日期有明确规定,或写明逾期提货的赔偿金额,许多消费者会觉得自己“被约束”,宁愿去别家买,这也是该问题迟迟未得到缓解的主因。
可见,如果合同不够完善,商家也有被动的时候。专家称,如何为买卖双方都提供保障,是家具买卖合同需要升级的内容之一。因为合同是双方的,不应只为保障消费者权益而设,也该为维护商家利益而存在。
编后:既然目前家具买卖合同仍处于完整而不完美的阶段,那么,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个性化供需要求,唯有以“补充协议”或“附加合同”的方式出现,以保障买卖双方合法权益。实际上,“口说无凭”的道理简单易懂,但很多消费者在面对能说会道的导购时,常忽略“将口头承诺写进合同中”这一重要环节。家具与电器等规范商品不同,材质、尺寸、细节调整、送货日期、安装细则、售后服务等许多具体问题都需要买卖双方经过详细沟通后再予以执行,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合同上标明与否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提醒消费者,任何与产品有关的附加要求,包括所购产品明细都必须让商家写进正式合同中,这样出现问题才有据可依。
附加条款中藏猫腻
“我买的是全实木家具吗?商家可否将主框架、侧板、背板等每个部分的材质和工艺都写进合同?”实木家具爱好者郭先生希望通过家具合同的补充协议得到更多保障。“能否对提货日期给出更严谨的规定?红木价格几个月一变,有些消费者交了定金,几个月或一两年后才提货,我们也没辙,只能自己承担市场风险。”某知名红木家具品牌负责人也希望通过家具合同的附加条款保障自己。“进口家具的说明大都是英、法、日文,唯独没有中文,买的是什么货色只能靠销售人员嘴上说,这种情况何时能够改善?”
在家具买卖过程中,“一纸合同”是双方唯一的保障。无论是国产家具还是进口家具,合同的适时补充与升级,不仅是对买卖双方更深一层的保护与制约,也是行业进步与成熟的表现。那么,家具买卖合同有无升级的必要?哪些地方需要升级?今天,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访。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