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市内涝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世界级大城市里。在高度聚集并彰显人类先进科技的现代化大都市,为什么自然灾害仍能肆虐?各国为此都经历了哪些教训?汲取了哪些经验?
2012年7月15日,日本九州岛遭受暴雨袭击,日本自卫队成员搜索失踪人员。
东京 城区常遇严重内涝 本月上旬,日本九州北部遭遇破历史纪录的特大暴雨(一小时超过100毫米),导致熊本、大分、福冈等县相继发生河流泛滥及山体滑坡,造成至少29人死亡、24万人被疏散。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承诺将全力救助灾民,首相办公室特别成立一个临时联络处,协调各个政府部门的救灾行动。日本自卫队已经应地方政府要求前往灾区救灾。
日本是个多台风国家,雨水灾害严重。日本2010年曾出现罕见暴雨,其中九州南部的降雨量更是刷新了历史纪录。由于暴雨频频,东京城区常常遭遇严重内涝,2010年的一场暴雨曾经致使1人失踪。
日本很多城市,包括首都东京的地下排水系统主要是为避免受到台风雨水灾害的侵袭而建的。东京的排水系统号称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下水道排水系统,其排水标准是“5至10年一遇”。
东京还设有降雨信息系统来预测和统计各种降雨数据,并进行各地的排水调度。利用统计结果,可以在一些容易浸水的地区采取特殊的处理措施。比如,东京江东区南沙地区就建立了雨水调整池,其中最大的一个池可存储2.5万立方米的雨水。
2011年7月27日,美国纽约遭遇暴雨袭击。
纽约 罕见暴雨地铁进水 2011年8月13日,美国纽约出现百年一遇的暴雨,日降水量为203毫米,创美国国家天气服务在116年前开始记录降水量以来纽约市单日降水量最高纪录。
通常,纽约市整个八月的总降雨量只在100毫米左右。这意味着当天一天下的雨等于平时一个月降雨量的两倍。暴雨引发纽约市部分地区道路被淹,火车延误,很多小汽车在积水中“泡汤”。此外,市内一些地区一度断电,有居民家里也被水淹。部分铁路被水淹没,还有一些树木被暴风雨刮倒在铁轨上,令一些火车站关闭,火车延误。
暴雨带来的洪水倒灌入地铁站,使得地铁暂停运行。在地势比较低洼的长岛地区,水甚至从窗户涌入,整个一楼被浸在水里,令楼内居民措手不及,只能离家暂避,等雨停后返家,用抽水机把家里的积水抽走。
不过,纽约在这场暴雨中伤亡为零,这得益于美国强制性防城市内涝的法律制度,对城市内涝防范、治理措施以及问责任手段规定得相当详尽。
里约 一场暴雨百余人死 2010年4月6日,巴西里约热内卢发生特大暴雨,暴雨引发洪水和山泥倾泻,造成该市至少102人死亡,161人受伤,1.5万人失去家园,一万多座房子成为危险建筑。
这场暴雨日降水量为287毫米,超过4月平均总降水量,打破里约热内卢以往30多年来的日降水量纪录。大多数丧生的民众都居住在里约热内卢位于山坡上的贫民窟,那里因暴雨触发小型泥石流,大量泥土和乱石倾泻而下,冲毁和埋掉山上一些房子,有民众来不及逃生而丧命。当时的市长伊度奥承认,市政府在防雨防洪方面准备措施严重不足。
孟买 未发警告城市瘫痪 2005年7月26日,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遭遇百年一遇的暴雨,暴雨引发洪水泛滥,造成包括首府孟买市在内的多座城市大面积积水、房屋倒塌、数十万民众受灾,至少5000人死亡。
在印度金融中心城市孟买,市内部分地区日降水量高达944毫米,打破印度历史上最高降水量纪录。由于此前气象部门未能及时通过电视台、电台等媒体及时发布暴雨警告,令大部分市民措手不及。
这场暴雨导致孟买整座城市处于瘫痪状态,大面积积水导致铁路、公路运输和手机通讯中断、大部分地区一度停水停电、机场关闭、部分房屋倒塌、15万市民滞留在火车站、还有数以万计的市民滞留在办公室过夜或深夜步行回家。
暴雨发生后,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宣布7月27日和28日放假两天,并下令受灾地区的所有学校停课至8月2日。当局派出军队、出动橡皮艇协助救援数万被积水围困的民众。市内一些学校和体育场开放给失去家园的灾民作临时庇护所。政府和慈善团体向灾民免费派发食物。 (王希怡)
作者:王希怡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