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分歧造就豆粕“明星品种”
2012年7月11日,一个看似平常的交易日,豆粕期货创写了日交易新纪录。这一天,豆粕期货三个活跃的合约共成交约1200万手,其中主力1301合约成交736万余手,持仓188万余手,豆粕期货总持仓达302万手。无论单个合约还是整个品种的成交量都刷新了国内期货的日成交记录。目前主力合约保持300万手的成交量和约200万手的持仓,尽管低于国际市场甚至低于现货,但今年以来前7个月的涨幅也有24.5%,如果从去年12月15日的低点计算,至目前(7月27日收盘价)8个多月主力1301合约涨幅44%。
干旱和分歧是起因
对于6月初以来的这波豆粕上涨行情的起因,多方认为,主要是美国本土的干旱,这场5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已经导致美国大豆、玉米、小麦的强劲上涨,其中大豆、玉米都创造了历史新高,冬小麦即便已经收获,产量影响小,而价格也处于较高的位置。特别是玉米,优良率已经下降至26%,作物恐已构成实质性损害,减产成为大概率事件。作为饲料的替代,玉米、小麦价格坚挺,对豆粕构成支撑。空方则认为,大豆由于处于开花结荚期,还未到灌浆期,现在美国中西部地区的下雨仍有作用,大豆作物目前优良率尚为31%,未来减产多少仍存不确定性。另外,国内粮食货源充足,替代效应差。现在是饲料价格高,而猪肉价格低,养殖业必然亏本,如此下去养殖量必将减少,消费需求将下降。
为什么是豆粕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没有豆粕价格这个样本,但有猪肉、鸡肉、鸡蛋价格样本,猪肉是数次拱高CPI的急先锋。自那以后,虽然有时也受到其它商品价格下跌的拖累,但豆粕、玉米等饲料价格基本保持坚挺。
我国粮食在实现八连增之后,今年小麦再度丰收,小麦、玉米进口量本来都不大,国际价格影响较小。那么主要依赖进口的大豆就容易成为市场关注焦点,而国内黄大豆一号的标的物是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产量和交易量都不大,人们自然想到了在大豆的下游产品豆油和豆粕中寻找替代。由于国内消费增速下降、货源充足,加之有菜籽油、棕榈油的替代,特别是政府调控物价的干预下,豆油难以成为美国干旱题材下豆类品种上涨的领头羊,那么能够承担大任的就只有豆粕了。而长期以来,豆粕期货一直较为活跃,这也主要是由于大豆、豆油受政策调控干预较多,豆粕市场属性较好,相关经营企业偏好以豆粕来替代大豆、豆油进行避险。
历史可以借鉴
2004年的大豆市场与现在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最重要的是南美大豆供应迅速增长,并日益成为价格决定者,大连大豆5月合约已经充分反映了这一影响因素。在大豆期货活跃的年代,请看发生在大豆0501合约与大豆0505合约间的套利故事:有投资者在2004年9月20日,当大豆期货0501合约与0505合约价格相同时,做了一笔"卖出0501大豆合约同时买进0505大豆合约"的反向套利,价位都是2690元/吨。当时基于的经验是5月大豆价格向来高于1月大豆,同时因持仓费等因素,0505合约价格也必将高于0501合约。12月6日,该笔套利价差由当时的0点扩大到170点(12月6日501收盘2749元/吨,0505合约收盘2579元/吨),投资者被套。到2005年1月12日,该笔套利价差由当时的0点扩大到近400点(1月12日0501合约收盘3003元/吨,0505合约收盘2616元/吨),该投资者亏损进一步上升。
相反,当时假若进行的是"买入0501合约、卖出0505合约"的正向套利操作,其结果将是获利不菲。因为"买下0501合约的大豆正好抛到0505合约去"。所以借鉴历史,当前形势下正向套利将带来更大市场机会。
多头可能买近卖远
走势上看,下雨时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类期货将回调明显,而CBOT玉米则高位持稳,迟迟不肯下跌。对于国内豆粕主力1301合约而言,离交割期尚早,究竟干旱对大豆产量有多大影响,8月底才能见分晓。假如干旱严重,1301合约涨至4200元/吨也有可能;假如最终干旱轻微,价格应该有所回调。由于目前持仓较大,多头主力恐难以全身而退;对于1209合约而言,干旱题材尚存,交割日日益临近,持仓已经不大,价格高位摘牌应该没有悬念;对于1305合约,不管美国干旱情况如何,届时全球产量最大的巴西、阿根廷大豆早已上市,运抵中国并压榨交割豆粕都不成问题,而多头主力在1301合约接货之后可能顺手转移至1305合约。
三策略可供选择
分歧较大说明不确定性较大,观望是一个策略。假如一定要参与,基于以上分析、历史经验以及南美大豆产量主导世界大豆供给的客观现实,可以考虑以下策略:其一,1301合约逢低买入做多;其二,1305合约逢高卖出做空;其三,当1301合约与1305合约靠近,而持仓没有大幅减少时,做多1301合约的同时做空1305合约,即正向套利。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