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睡毡房、喝雪水、啃干馕 如今住“洋房”、种大棚、迎宾客
104团:牧民定居后的幸福生活
新疆都市报讯(记者张向阳通讯员赵莹 谢旭东 江科摄影报道)乌鲁木齐东南方,216国道约18公里处,有一大片规划整齐的哈萨克族“牧家乐”新景区。自去年以来,牧民自制的纯香的奶茶、诱人的熏马肉、新鲜的牛羊肉、鲜嫩的蔬菜,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乌鲁木齐市民和外地游客到此一游。这里就是建设构想和发展理念新颖的农十二师104团游牧定居工程。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在调研该游牧定居工程后说:实施游牧定居工程,既尊重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又转变了牧工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让特色服务形成规模,发挥了集聚效应,让牧工搬得下、留得住、能致富,这是实实在在的民生。
7月23日,新疆都市报记者走进104团畜牧连,感受了定居牧民的幸福生活。
定居前后 牧民生活大变样
在天山深处的三个山区牧场,最远的牧场距离团部380公里,居住的大多是哈萨克族牧民,那里的牧民逐水草而居,住毡房,烧牛粪,饮雪水,啃干馕,一年四季居无定所,过着游牧民族的马背生活。牧民上学、就医、交通、通讯等条件都非常落后,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山区人口的增加,草场载畜量的加大,草场退化严重,人畜草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牧民持续增收困难。
为给牧民营造一个和谐、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104团党委提出了“定居安置一批、转移就业一批、戍边放牧一批“的牧民分流增收致富计划。从2007年开始,采取多种办法实施牧民定居工程建设,让牧民在首府近郊定居,并寻求多种路子帮助牧民拓宽就业渠道,实现了定居牧民“下得来、留得住、能致富、不返弹”的目标。
节能、环保、宜居,是牧民们定居后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牧民搬到定居点居住,水电暖、有线电视、网络一应俱全,柏油路通到自家门口,路两边整齐的各色花草树木,绿油油的草坪和优美的环境,还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奶牛养殖基地、蔬菜大棚基地,让牧民赞不绝口。
在定居牧民努尔娅家,主人捧出香喷喷美食,弹起冬不拉,跳起哈萨克民族的传统舞蹈,热情地迎接远方的贵客。努尔娅说,以前她家在山上时,也搞旅游接待,但由于地方偏远客人很少,一年的收入也不多。搬下来后,开办了“牧家乐”,一年可以挣十几万元。
[1] [2] [3]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