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星报
台湾中将之子定居界首 乐当“小红帽”志愿者
杜鹃 记者 张火旺 文/图
今年40岁的陈复豫,出生在台湾省屏东县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台湾一名中将。2008年,遵照父命,他带着妻女准备回到河南沈丘老家定居。当他途经界首时,看到这个小城十分美丽、和谐,于是在界首定居下来。
早在1994年,陈复豫从台湾淡江大学毕业后,加入了台湾慈济会,经常在当地做义工。来界首后,他选择加入了界首小红帽志愿者团队,四年来,他用自己的真诚付出感动着这座城市……
台胞回家乡坚持公益成习惯
每天早晨,在界首市体育场上,一个面带憨厚笑容的中年男子,从体育场小红帽志愿者服务点拿出垃圾夹子,开始捡拾草坪上人们丢弃的纸屑、果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已成为他的生活习惯,从不间断。
这位拾垃圾的40岁中年人,并不是体育场内的保洁人员,他叫陈复豫,来自宝岛台湾,出生于台湾省屏东县的一个军人家庭。祖籍河南省沈丘县,父亲时常在陈复豫的耳边唠叨回家乡的心愿。
1998年,陈复豫与安徽省太和籍姑娘结了婚,亲戚基本都汇集在大陆,这拉近了他们与大陆的距离。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举办之时,为完成父亲心愿,陈复豫携妻女回老家沈丘,打算在家乡定居。可当他乘车途经界首时,被人们的热情和一座小城的和谐画面打动。
“界首正好位于沈丘和太和之间,老婆和我回家都很方便。”于是,陈复豫在界首买下房子,定居于此。
或许是受到父亲的影响,从台湾淡江大学毕业的那一年,陈复豫便加入台湾慈济会,一做就是7年义工。所以,当他偶然间看到界首小红帽志愿者在市政府广场捡垃圾时,便不自觉地加入了这支队伍。
从白面书生到“黑脸大汉”
四年前,陈复豫和妻儿在界首定居后,他开始经营一家保健馆。但他每天的工作,却是从公益活动开始。
每天早晨五点钟起床,陈复豫来到界首市体育场晨练一个小时,然后从体育场小红帽志愿服务点拿出垃圾夹子,开始捡拾草坪上人们丢弃的纸屑、果皮等,或拿起扫帚从体育场大门口往里,沿着体育场栅栏外200多米长的水泥路一直向前扫去。每扫一遍,至少需要四十分钟。当水泥路变得干净时,陈复豫的脸上、额头往往满是汗水。但回头看一眼自己的“杰作”,他会朝着众人憨然一笑。
陈复豫有两个女儿,一个在幼儿园,一个在小学二年级。吃过早饭,陈复豫提前把孩子送到学校后,正值上班、上学人流高峰,他带上小红帽,很快来到离家几十米远的交通十字路口,进行义务交通劝导,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每次他都不忘将身子挺得笔直,一丝不苟地做手势……
下午吃过午饭,送走孩子,如果团队没有安排集中活动,他又会像往常那样,站在那个十分熟悉又人流如水的交通路口。寒来暑往,几年过去了,陈复豫因做志愿服务活动,风吹日晒,由原来的白面书生,变成了如今的淮北黑脸大汉。
爱心温暖他人,行动感化邻居
时间回到2010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寒风萧瑟,大街上少有行人。一位七十多岁弓腰驼背、衣着单薄卖粽子的老妇人,手推着小车缓缓地从陈复豫店门前走过,推车的手冻得红肿不堪。当他看到老人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陈复豫不忍心,喊住她买了一些粽子,顺便问:“大妈,天气这么冷,你怎么穿这么薄,还到大街上卖粽子?”老人突然哽咽起来。原来,她的老伴刚去世不久,她每天全靠卖些粽子维持生活。
回到店里,陈复豫将价值一千多元、为岳母准备的一件羽绒棉衣,送给了这位老人。后来,他还多次到老人家中看望,送去自己的一片爱心。
说起几位志愿者邻居,陈复豫感到十分开心,是他悄然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爱讲究卫生的陈复豫,每天早晨,先把自己店铺门前的地面清扫一遍,再把自己所居住的小巷打扫干净。
日子久了,邻居们渐渐喜欢上憨厚耿直的陈复豫。如今,他们不仅每天把店前的人行道清扫干净,还把辅路打扫干净。不仅如此,他们还经常与陈复豫一道,参加小红帽志愿者团队组织的看望特困家庭、退伍军人、病重患者和资助困难大学生等爱心服务活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