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拟立法授权城管处罚不文明行为引民众热议
2012年08月15日07:03
来源:中国广播网
近日,深圳市人大召开《深圳经济特区市民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立法论证会,组织市民代表、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对该条例的草案论证稿进行讨论。这部有可能成为全国首部市民行为规范法规的条例规定:拟对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比如,两年内5次因不文明行为被处罚者加罚1000元,两年之内有10次不文明违法纪录者将被记入征信体系。在所有处罚中,损坏古树名木处罚额度最重,达50万元。
条例草案论证稿共分为5章44条。论证稿提出的不文明行为涵盖市容和环境卫生、交通管理、宠物管理、吸烟管理等内容。在“促进与鼓励章节”中提出,深圳应建立城市文明指数监测体系,每季度向社会公布。
事实上,之前深圳市人大已就该条例的制定举行了3次面向全社会的民意调查和两次专题论证会,此次举行第三次论证会是人数最多的一次论证会。
会议开始没多久,针对条例中的条目设置、具体内容甚至语法、排序,与会人员就开始了针锋相对的发言,一时间,会场上似乎火药味十足。
“条例名称是"促进",为什么文中关于处罚的条款有26条之多”、“条例可操作性到底怎样?我们这里不是新加坡,直接照搬会不会水土不服”……
面对纷争的场面,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副主任罗敏表示,深圳在全国首开先河为文明立法,没有先例可循,必须在实践中广开言路,发动市民来为自己的城市文明立法。
“我从来没有见过一部法律在立法过程中能在这么大尺度上向市民开放。”听到消息就赶来参加论证会的深圳南山区月亮湾社区市民敖进南告诉记者,此前的几次民调他都有参与,“我提出的一些建议确实被采纳了。”
条例起草小组成员、深圳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明昕感慨地说,从一审开始就面向所有公众开放,全部细节向媒体公布,经过了三轮民意调查和四轮论证会,取之于民的18个条款进入条例内容,这在深圳的立法史上都是没有过的。
何种不文明行为应受处罚
“本来就是一部老百姓自己的法规,绝对不会偷偷摸摸地去搞,哪怕不成熟也要拿出来给广大市民讨论,也希望能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争议。”面对媒体,深圳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自始至终都这样表态。
第一轮民意调查针对“何种不文明行为应进行处罚”征求意见的问卷调查中,共描述49种不文明行为,其中包括:随地吐痰、便溺;乱吐、乱扔香口胶渣、甘蔗渣、瓜果皮核、纸屑、烟头或者其他废弃物;从建筑物、车辆上向外抛撒垃圾及其他废弃物;在托儿所、幼儿园、学生宿舍及其他青年少年活动场所吸烟;破坏城市道路上设置的各种井盖、沟盖、交通指示牌及其他市政设施,以及攀摘公共树木的枝叶花果;损坏公共树木或绿化带等等。每个行为下设“您认为上述行为是否普遍”和“您认为是否应该查处上述行为”两个问题。
10天的民意调查结束后,何种不文明行为受处罚将通过民选的方式进入法规条目。
但实际上,一直到第三轮民调结束后,何种不文明行为应受处罚依然在讨论中。比如在第三次专题论证会上,就有代表提出,“最重要的一条"行人闯红灯"就应该列入不文明行为,为什么不见踪影?”
在深圳民调中,被认为“最普遍的十大不文明行为”之首是占道摆卖,也有人表示这是小摊贩的谋生手段,“因为城市公共服务并没有为其提供文明的谋生环境,所以才导致了乱摆卖”。
据了解,第二轮民意调查的主题是“不文明行为违法应如何处罚”。问卷设置了15道题目,包括处罚方式、罚款金额及罚款用途等。此次民调点燃了市民的极大热情,10天里,回收问卷103623份,其中有效问卷超过97%。
赵明昕告诉记者,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才产生了此次立法的一大创新,即将社会服务令、降低信用等级以及用罚款奖善等机制引入立法规范。
第二轮民意调查的结果,有超过八成的市民认为需要对不文明行为“加重处罚”,超过六成的市民认为如果累计有严重不文明行为者,不得担任公务员。
至于罚款,人们对金额一直争议较大,34%的市民认为可以罚款200元,29%的市民认为应该罚款50元。但有45%的市民认为从50元到200元的处罚幅度比较合理。
“不文明罚款”的提法,也引起了广泛质疑。有网友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说,中国人的不文明行为归根结底是由于缺乏公共精神,而不文明罚款及奖善虽然有着积极价值,但离开了公共精神的提升,无论罚款还是奖善,都难以真正解决问题。
据介绍,从7月30日开始的第三轮民意调查主要解决谁来执法的问题,按照现在的做法,发生类似随地吐痰的不文明行为时,开罚单是城管的职责,而在这次的调查问卷中,警察则被列为了主要执法主体或协助执法主体。 (来源:中国青年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