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周克华“找理由”是在说胡话
一些人之所以罔顾事实,要把周克华的罪行描绘成“愤世嫉俗”,不过是借题发挥,把一个杀人犯对社会稳定的破坏臆想成对社会不公的报复。
公安部A级通缉犯周克华昨日在重庆被公安民警击毙。至此,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件成功告破。
周克华流窜数省,作案多起,枪杀十人,打伤六人,可谓罪恶昭昭。这样的逃犯被击毙,不仅使正义得到伸张,也维护了群众的安全感。在绝大多数人都松了一口气的时候,也有少数人为周克华的死在心里泛酸,他们把周克华描绘成一个有爱心的人、有理想的人,把他走上犯罪道路归咎于社会。面对一起轰动全国的公共事件,这种无原则的“人性关怀”已经偏离了基本的价值判断,也突破了人性的底线。
诚然,每个生命的非正常离去都是一出悲剧。周克华被击毙,固然不值得公众欢呼雀跃,但就他这些年的罪行而言,横死街头也是咎由自取。不能因为他是这个社会的失败者,就由社会来为他的死负责任。
在一些媒体的报道和网络言论中,周克华被逐渐“还原”,他小时候老实本分,少年时有行侠仗义的梦想,成年后对家人有爱,村里人说他“讲义气”、“为人诚恳”。这样一个“好人”没得到好的下场,被解释为他在社会上遇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转而报复社会,甚至有人把他被劳教的经历与湖南永州的唐慧事件相提并论。那些来自周克华亲友邻居的口述材料未必就完全失实,但如果以只言片语的事实来拼凑“好人”周克华,就是无视基本事实的选择性失明。周克华八年来抢劫杀人,手段残忍,在他枪下丧生的都是一些与他无冤无仇的无辜之人。要客观地评价周克华的死亡,就不能无视他的这些罪行,否则,以私德的亮点掩饰他对公众的罪行,就是变相的助纣为虐。事实上,童年天真、少年有梦,都不过是人的本能,杀人犯也有“人性”的一面并不值得引起太多惊奇。一些人之所以罔顾事实,要把周克华的罪行描绘成“愤世嫉俗”,不过是借题发挥,把一个杀人犯对社会稳定的破坏臆想成对社会不公的报复。
就周克华选择的犯罪对象而言,他完全是为钱财杀人,看不到报复他人和社会的动机,但并不因此排除他很早之前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即便周克华曾经有过这样或那样的委屈,也不是他可以杀人的理由。我们不否认,正处于转型期的社会仍有很多不公平的现象,对于城乡间的不公、行业间的不公等,很多人都有切身感受。周克华遇到过的不公,别人也同样可能遇到,因为自己遇到过不公正的对待,就嫁祸于人、报复社会只会制造更大的不公。如果一个人连别人生存的权利都不放在眼里了,还有什么资格谈社会公平。
周克华的失败人生,显现出了他无法融入社会的人格缺陷。一个人应该主动地融入到社会中,而不能让社会完全地顺从自己,周克华作为一个中年男人沦落到抢劫杀人为生,已经是对社会无所顾忌地予取予求。他的存在随时都可能剥夺别人的生存。这样冷血的人还能得到一些人的好评,不仅会让无辜死亡者的家属寒心,也会让我们的道德底线一再下探。
虽然周克华死了,但对周克华的追捧依然需要我们警惕。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