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作案前踩点半 个月,被当作“神经病”
旁观者说
早报记者 鲍志恒
“这人可能是来抢银行的。”
在周克华作案的好几天前,见到他死死盯着银行,有人这么说过他。
在8月10日之前的半个月里,一个陌生的男子几乎每天都到康居苑小区,坐在花坛的一边,跷腿托腮,专注地看着门外。
直到通缉令贴满山城的时候,位于小区大门内的同顺酒楼的伙计们才恍然大悟:这个当初被居民嘲笑为“神经病”的陌生男子,正是多地枪击案的疑犯周克华。
伙计们说,那半个月里,他们还曾与周克华递烟、搭讪,以为这个突然出现的男人是新近搬来的小区住户。
建于1996年6月的康居苑小区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覃家岗街道,南北走向,小区大门与东西走向的石新路(石桥铺新桥)相连,辖区内有26个住宅小区、约1.5万人。
同顺酒楼的赵大姐记得,约半个月前的一天早上9时许,她到酒楼上班,无意间瞥见酒楼外的花坛转角处,坐着一个身着白色方格子短袖衬衣、米白色裤子,皮鞋黑得发亮且两个裤兜总是很鼓的平头男子。
花台位于康居苑大门入口处左侧,这里正对着康居苑小区入口右侧的中国银行上桥支行,两者直线距离约有20米。
对于上班期间活动范围仅限于酒楼的赵大姐来说,偌大的康居苑出现个陌生人原本就是件平常不过的事,但花台上的这个陌生人从第一天起,就令她印象深刻。
“这天上午,他在花台上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几乎不走动,但眼睛不断东张西望。”让她觉得更奇怪的是,因为天气热,酒楼员工都喜欢到花台边乘凉摆龙门阵,这个平头男虽和他们坐一起,但从不说话。
“他外表看起来又不傻,所以我觉得他像神经病。”赵大姐说。
与赵大姐不同,多数人一开始对周克华的出现,并未在意。三五天后,大家感觉有点异样,“为什么这个人天天坐在这里?”
赵大姐的同事张兵还说自己曾开玩笑说,“这人可能是来抢银行的。”没想到,一语成谶。
整整盯了半个月
同顺酒楼位于案发现场的康居苑小区大门内,距离大门不过二三十米远。
伙计们回忆,8月10日上午9时35分左右,街人行人不多,此时,他们正坐在酒楼外的坪地里休息。枪声响起,大家都以为是汽车爆胎,跑出去看,地上躺着两个人,“我当时距离这两个人只有三米远了,这时,又听到打了一枪,回头一看,银行的保安捂着手跑回来了,手上还流着血。”伙计小李赶紧跑回酒楼。直到晚上,当他看到重庆警方发布的通缉令时,几张清晰的头像,顿时让他大吃一惊:就是那个男人!
小李说,在案发半个月前,周克华就在花坛的角上坐着,每天都是同样的装扮,每次坐在花坛角上的时候,跷腿托腮,专注地看这小区门外银行门口的一切。
没事的时候,酒楼的伙计们会坐在酒楼左侧的坪地和花坛的边上休息。酒楼的经理还曾跟周克华搭讪,问他是不是在这里等人。“对,等人。”周克华语言简短。有人给他发烟,他拒绝了,说不抽。
对平头男同样感到奇怪的康居苑小区打扫卫生的冯梅(化名),每天早上6点左右就到小区打扫卫生,她还记得,平头男每天早上8点左右准时到康居苑小区花台,11点左右顺着花台一侧离开康居苑。
“每次他走的时候,都会到银行门口转一圈,然后往西南方向走。”小李说。而据早报记者调查,这正是周克华作案后逃跑的方向。
“他心理素质太好了”
在康居苑小区卖早点的韩师傅,是为数不多与周克华说过话的人。
韩师傅的早点摊在中国银行上桥支行入口左侧的小区公路边,8月9日(案发前一天)早上,周克华到这里吃早点。
“他要了稀饭、咸蛋和一笼小包子。”在送上早点的同时,韩师傅看到周克华左侧眉毛上有一颗痣。
他开玩笑说:“兄弟,你眉毛上有痣,看来很会挣钱。”
“你会看相吗?”周克华回答。
“不会、不会,我是开玩笑的。”韩师傅打着哈哈继续忙着自己的生意。韩师傅说,周克华说话的时候还特别客气。
“他的心理素质太好了。”案发后,同顺酒楼的伙计们感叹,在周克华踩点的那半个月,派出所曾经来人,在小区查网吧,“他也不慌,还是坐在这里,现在想起来,他太镇定了。”
对于未能提早发现周克华,酒楼伙计小李感到遗憾。他说之前见过警方第一次发布的通缉令,但因为是侧面照,并没有想起来是他,“这次是正面照,所以一下子认出来了。”
8月10日早上9点10分,赵大姐一如既往按时赶到酒楼上班。而中国银行上桥支行已于早上9点开始营业。
但是,让大姐略微意外的是,已经在花台上坐了半个月的“神经病”竟然没有出现。
9点30分,酒楼员工集合完毕会餐后不久,一起惊天血案发生了。赵大姐心里咯噔了一下,她有些认真地说:“如果明天‘神经病’不出现在花台,肯定是他干的。” 10日下午,重庆市警方就公布了“8·10”持枪抢劫案嫌犯周克华及其照片,照片上那个人,正是在花台上连续坐了半个月之久的“神经病”。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