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落:小小“石凳”,能否捍卫城市形象
8月16日,有市民反映南昌火车站广场上的绿化带“石凳”被铁栏杆围了起来,旅客无法等车坐下休息。对此,南昌市火车站广场管理处表示,市民所指“石凳”是绿化树木的树坛,一些旅客把树坛当成凳子来休息,严重影响南昌火车站作为省会城市窗口的形象。(8月17日大江网)
经常坐火车的人应该了解,火车站里面一般用于临时休息的钟点房,有钱之人也许不在乎花钱去钟点房中休息,但大多数人需要一个免费的场所等待时间,与有钱人享受钟点房相比,他们就是相对弱势群体,剥夺弱势群体的利益空间,就能捍卫城市形象?
试问,如果一些旅客把树坛当做凳子休息影响形象,而今因为没有树坛,旅客翻过栅栏坐在“石凳”上,甚至被逼无奈躺在地上休息,影响城市形象孰轻孰重呢?管理方的理由很冠冕堂皇,维护城市窗口的形象,笔者想问,一个城市的形象究竟是什么?其实,一个城市的体面和形象,远远不在于此,不在它拥有了多少高楼大厦、创造了多少经济奇迹,也不在于其精英人群生活得多么风光,更不在于其毫无人性化的制度设计,而在于它如何对待最弱势、最无助的人群。
维护相对弱势群体利益,火车站本应该提供公开必要的辅助措施,相反,火车站却把“隐形”的辅助措施扼杀了。一个小小“石凳”,折射了管理方以堵代管、非人性化的工作方式。在当前公共服务领域,作为管理者,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具体执行,理应以“善意”为出发点,不可否认,旅客“石凳”休息确实影响城市形象,但负面问题不应成为粗暴执法的借口。在日本东京,一些公园里还有专为流浪者搭设的帐篷。而在广州,为防止流浪者在天桥底下留宿而建密布的水泥锥。谁的城市形象更好,不言自明。
小小“石凳”,折射出城市管理水平的粗暴与低劣,反映了对弱势群体的轻视与排斥。一个城市的形象,小小“石凳”就是一个最好的标尺。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