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热帖《我们不希望你们来"支教"》引热议 大学生赴甘黔实地调查
短期支教“伤害心灵”?孩子们其实并不排斥
晚报记者 钱钰 李征 张骞 朱蒙雪 报道
近日,一篇《叔叔、阿姨,我们不希望你们来“支教”》的文章在网上广为转载,引发热议。上海大学和上海交大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甚至赶往贵州和甘肃的几所乡村学校,实地调研长、短期志愿者对山村教育的影响。调研结果显示:其实山村孩子对短期支教志愿者并不排斥,短期支教志愿者也有自己的难处,需社会予以关注。本报记者采访沪上多所高校的支教团队,短期支教别神圣化,但也别妖魔化!
一篇帖子引发热议:支教不合时宜?
微博上,这篇题为《叔叔、阿姨,我们不希望你们来“支教”》,转发量已达26738次,评论也有3486条。这篇热帖的作者借用“山区孩子”的口吻,历数了短期支教的副作用“你们以爱的名义,挥霍着伤害! ”“你们的爱心破坏了我们心灵的安静,你们的奉献破坏了我们传统的善良! ”……
“每年假期,你们带着大包小包结伴而来的时候,在我们看来是多么的不合时宜,我们不得不放弃亲近大地的机会,放弃为自己的父母干点农活的机会,去倾听你们给我们的帮助。 ”在帖子中,这名“学生”除了抱怨支教时间不合时宜外,一些支教大学生的举动也令他们反感。
如“我们从你们扔在校园走廊上的矿泉水瓶子上知道了水是有区别的;你们牵着手很亲昵地漫步在校园的小路上;后来,县上某局的小车来接你们走了,据说是带你们去我们这里小有名气的风景点看景色去了,在县上小有名气的酒店里吃了顿很不合胃口的大餐,连句‘谢谢’也没有说就走了,我想我们这里的土地一定让你们失望了;后来,结账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你们是‘贵宾’,是被人宴请的,据说因为这其中有某厅领导的儿子,领导让多关照……”
对此,不少网友都发表了评论,微博名为“简简吖”的网友说,“很现实的问题。在韶关时,那些老师也告诉我,他们并不欢迎来做短期支教的老师,因为淳朴的学生在老师身上寄托了许多期盼和感情时,老师却要离开,造成他们情绪波动大,对学习也没起到多少帮助。 ”还有一位网友说,“大学生的暑假亦是山区孩子的暑假,为何要让他们翻山越岭来陪你们玩?短短一周的支教要兴师动众多少当地人?真正的支教要沉下心来! ”
但也有不少网友站出来力挺支教,微博名为“首都师范大学暑期实践内蒙古队”的网友说,“暑期实践虽短,若能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贫困山区的孩子开启心灵的窗口,送去温暖的资助,为当地做些实实在在的服务,并且在此过程中获得双方的共同成长,就达到了双赢,就不虚此行! ”
调查显示:孩子们对短期支教并不排斥
8月8日,上海大学人才学院一支由8名学生组成的社会实践队伍赶赴贵州省惠水县太阳乡洲立太阳小学和甲浪小学,调研山村小学支教现状。昨晚刚刚回沪的队长李秋涛告诉记者,当地常年有不同的志愿者支教,在调研了众多长短期支教志愿者、学生、家长、学校教师和当地村民的意见后,“在当地的两所学校,几乎100%的孩子对短期志愿者并不排斥,他们甚至没有区分短期、长期志愿者的概念,因此那篇文章里‘感激和怨恨’并存的感情基本上不存在。 ”李秋涛说,他们调研了两所小学的众多学生,孩子们的淳朴让他们很感慨,“孩子们说,即使来两周,也能帮助他们开阔眼界,让他们知道一些城市里的见闻。 ”
来自上海交大的一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也同样关注了“一闪而过的支教,我们留下了什么? ”队长安泰经管学院的朱亦凡说,今年暑假他们前往甘肃义岗中学进行了为期三周的支教,就网上热传质疑支教的帖子,调查了当地100多位学生。问卷结果显示,77.2%的学生认为支教对他们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有很大正面影响。有64%的学生认为支教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改变也有很大正面影响。 63%的学生认为支教对能力提升(表达、探究)有很大正面影响。而不满意的方面主要集中在,52%的学生认为支教时间(20天)较短,建议延长。10%的学生认为缺少与老师的沟通,也有5%的同学认为老师教授的知识难度不合适。
“当初在网上看到这则热帖,让我对支教产生了怀疑。但当我真正做了一名支教老师,感觉事实并非如此。 ”朱亦凡说,孩子们是否参与支教活动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他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初中班来了三分之一的学生,高中班来了一半的学生,他们都很欢迎我们的到来。”小朱告诉记者,有些学生已是连续四年参加交大在该校的支教活动,他们记得每位老师的名字。
支教调查四大反思
大学生无经济来源很难长期支教
不过,那篇文章里提到的种种问题并非不存在,山村里也有持有类似念头的人,主要是当地小学的教师和长期支教志愿者。李秋涛说,学校教师的态度很明确:支持长期支教,不支持短期支教,“虽然他们感激所有的志愿者,感激他们分担了自己的教学工作,并给山村带来了新鲜气息。但短期支教基本是在寒暑假,时间较短,很多团队都是两周时间,很难带给孩子们系统的教学资源,作用更多体现在开阔眼界方面,孩子们还要因此缩短放假时间;另外,有些团队也会在平时来到山村,那么学校教学秩序就会被打乱。两周的时间实在太短,学生刚刚接受了新老师,他们就要离开,有些回不过神来。 ”
这些教师希望,支教时间最好在半年以上,便于当地学校设计和安排课程,孩子们也能受到系统的教育。和他们的观点相似,一些长期支教志愿者也表达了类似意愿,有些长期志愿者甚至已经在当地“落地生根”。但因为支教没有报酬,其中一位干脆在村里开了个杂货铺,用营业收入补贴自己的生活费用;另一位完全靠爱人的收入来维持生活。
“很抱歉,如果让我去支教,我最多只能做半年时间! ”在经历这次调研后,李秋涛和其他7位同学为“你能支教多久”这个话题展开了探讨,答案就是3个月到半年。李秋涛很坦诚地告诉记者:“志愿者也要上学,也要生存。不是所有志愿者都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我们必须面对现实。 ”
短短十几天的支教究竟带去了什么
“孩子们是最有灵性的,他们比成年人更懂得用心灵看世界。 ”刚刚结束了为期三周的支教,沪上某高校公益暑期支教成员小宋在支教日记上写下这句话。去之前,上届支教老师告诉小宋,他们给当地孩子带去的最大收获不是知识,而是告诉他们山外还有更大更美的世界。然而,在支教接近尾声之际,小宋却对这种说法有了新的认识,她也在不断地反问自己,“让孩子们知道山外很好,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
有一次,小宋准备去看望一位受伤的学生,班上一位男生主动为他们带路。一路上,这个平常沉默寡言的孩子一反常态,不断地为她们介绍马渠的特产、地形、街道等。 “他说,老师,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很小,这是马渠最小的马路,我看过比这个更宽更漂亮的马路。”小宋坦言,她明显感觉到孩子心里有种别扭的自尊心,他似乎有意在告诉我们,现在看到的地方是马渠最不繁华的一面,其实马渠比我们想象中好得多。 “我不得不反思,是不是我们在不自觉间的某些行为让他们感到了山里与外面的不同,感觉到生活条件的差距。 ”
小宋说,我们的本意是想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去大山外面看一看。“然而在这十五天的教学中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成绩,也不能带他们走出大山,那么我们这样绘声绘色地描述外面的世界到底有什么意义?知道山外很好,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是一件好事吗?”小宋说,除了尽力教授知识,我们无力改变什么。或许她们需要重新思考,支教的过程中到底应该怎么做。
这是一群善意却未经培训的“启蒙者”
如今已是一名中学教师的胡小姐曾在2008年暑假到四川江油市支教了一个月。正式从事教职后,胡小姐以专业人士的眼光回望那段支教经历,不得不实事求是地说,支教的大学生们充满爱心和善意,但囿于专业资质和理性化的想法,往往会将视角集中在“我做了什么”,而对当地学生的需求顾虑不周。
前往江油支教时,胡小姐还是一名将升大四的学生,此前从未有过教学经验,也并未接受过任何培训,同行的支教老师也全部是大学生。胡小姐的学生多为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她回忆,自己和伙伴们就像开了个免费暑托班一样,白天陪孩子们玩,给他们讲故事,教他们唱歌、做手工;每天晚上,大学生们聚在灯下开会,讨论课程、商量怎么应对“问题学生”。
如今,胡小姐已是本市一所知名中学的语文教师。以专业人士的眼光回望那段难忘的支教经历,她实事求是地说,大学生尤其是非师范专业的大学生从未有过教学经验、也未接受过专业培训,他们满怀善意前去支教,也带着“启蒙者”的理想或者说幻想想把知识教给当地孩子、给他们看外面的世界,但他们教学的内容未必是当地孩子所需要的、教学方式也未必是当地孩子乐于接受的。 “我后来也去参加过别人支教回来后的分享会,发现有个明显的问题,支教大学生的视角往往聚焦在‘我做了什么’、更关注自己的体验,对学生的需求、想法考虑得很不够。 ”胡小姐说,建议更成熟的团队、用科学的方式来长期从事支教,最好开发一些符合当地学生需要的课程。
支教老师比当地孩子更需要这段经历
“提到支教,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一件很高尚、很有爱心的事情。但支教并不只是单方面的‘无私奉献’,至少对于我来说,我比当地的孩子更需要这段经历。”曾在宁夏西海固地区支教长达一年的硕士研究生金琳(化名)说。
2009年6月,金琳毕业于本市一所重点大学,却还没想好未来究竟要做什么,对现实也有各种不满意。 “以前从没教过书,赤贫的西海固和我成长的环境截然不同,当时去那里支教,只觉得是一件比较新奇的事,我把它看作一个放松的机会、一种‘探险’。 ”金琳坦言,当她长途跋涉到达西海固的时候,第一时间涌上脑海的念头是“我为什么会在这里”,她开始怀疑起自己的选择。而当她站到讲台上,接受台下50多双眼睛注视的时候,一下子感到自己“被需要”,这种奇妙的感受令她很快适应了支教生活。到了支教生活后期,金琳感慨这是自己人生中最轻松又最有满足感的一年,“既被人需要、也做出贡献”。
对于网上热传的帖子,在金琳看来,短期支教的老师从教学延续性上肯定不如长期支教的志愿者,毕竟孩子们每适应一位新老师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若支教时间太短、老师更换太勤,对教学会产生负面影响。但她认为,支教老师能从大城市带来一些鲜活的知识和生活体验。譬如,学广播电视新闻出身的金琳就很喜欢用投影仪给当地学生放电影,她觉得,电影能向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外界的窗,帮助他们了解不同质感的世界,而从孩子们的反馈来看,他们也很期待每一次投影仪打开的时刻。
“我支教以后发现,和我一样,很多人选择支教,是因为他们需要逃离原有生活轨迹,是我们在拥抱这个选择,而不只是一种‘无私奉献",金琳坦率地说,“希望大家不要把支教过于神圣化,也不要像那则帖子一样把支教妖魔化。 ”
专家观点
短期支教应注重方法改进
今年33岁的上师大谢晋影视艺术学院副书记孙雅艳老师,已有9年12次组织并带领大学生赴安徽、广西、贵州、四川等地爱心义演义教的经历。对于当前网上热传的短期支教带来的些许负面作用,她有自己的看法。
孙老师认为,与一般支教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同,这些年来,他们的短期支教主要是发挥艺术专业学生的特长,让当地的孩子们能学唱一首歌,学跳一支舞,排练一个节目,这样不仅仅能让孩子们能登台表演,也避免了因为教学方法引起的不良后果。义教过程中,为了让当地学生少走山路,师生们自己爬山越岭数小时走到孩子们住的村屯中,为孩子和乡亲们表演。为了尽可能不添麻烦,队员全部自己背帐篷、睡袋、防潮垫,走到哪里帐篷搭到哪里。此外,队员们还自己带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自己生火、做饭。队员还自带幕布音响、话筒投影等设备,在简陋的学校、菜市场、山坡上自建舞台为村民们演出。
“我们9年12次支教过程中没有去过1次旅游景点。”孙老师说,短期支教虽然时间短,但对队员要求很高。
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当地文化发展
8年前,几名交大学子秉承饮水思源的精神,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甘肃支教团,致力于中国西部地区及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 8年来,他们始终践行着这一公益理念,奔走在祖国的偏远农村。
对于支教老师的筛选,思源公益机构有一套严格的程序。“我们暑期支教招募从3月份就开始,经过两轮面试,请大学生模拟授课环节等,我们将学员的授课能力以及与孩子互动交流能力作为最重要的考察标准。”思源公益机构执行总监郭进告诉记者,在出发前,机构会对支教学生进行专门的授课培训,他们还需花两个月时间备课,“我们会对他们的备课情况进行两次抽查,抽查合格方可最后入选。 ”此外,对于每一位支教老师,机构也提出了严格的纪律要求,“例如我们要求情侣不得前往同一地区支教,且禁止男女老师支教期间互相谈恋爱。同时,要求支教老师要特别注意个人形象。 ”
在郭老师看来,不能因为个别负面案例,而放弃努力。 “我们能做的确实有限,但应该在允许的条件下,以我们的方式做到最好,尽可能地帮助当地的孩子。 ”
郭老师说,他们也意识到必须建立一种长效的机制,来带动贫困地区的文化发展。从2007年开始,思源公益开始在服务地建立完善有序的图书馆,而书籍捐助、图书馆援建只是其中的第一步。他们需要开展诸如阅读课程推动,阅读心得共享等来推动阅读氛围,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