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送上学,只能送到校门100米外
本报通讯员 金莹 牟优优 本报记者 梁建伟/文 本报记者 吴煌/摄
开学啦!昨天各学校校门口是最热闹的。
“这位家长,请您到接送点等候,如果大家都等在校门口,就太拥挤了!”昨天下午3点50分,时代小学放学,不少家长要跑到校门口接孩子,被学校老师劝住。“在离校门口100米外,我们设立了三个接送点,希望在这段路程中,家长在送孩子上学、接孩子放学时,能让孩子自己走。”时代小学校长高军玉说,三个接送点都有老师负责,早上会一直等候孩子到校。
为了保障学生安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在新学期伊始,开展“百米校园路,伢儿自己走”的活动试点,“这个活动还是需要家长配合,放心让孩子自己走。”
据记者了解,今年杭州有3万多小学一年级新生,人数超历年。今天、明天,杭州各个城区的中小学还将陆续开学报到。
家长突破“警戒线”,守候在校门口
在昨天的放学现场,记者看到,虽然有学校老师、保安和交警在维持秩序,但还是有一些家长“闪”出等待区,溜到了校门口,等着孩子放学。
王女士说:“孩子第一天上学,我特地请假来接他,想看着他从学校里出来。”话刚落,她就叫了起来,“他们出来了,出来了。”记者回头一看,一队戴小黄帽的一年级学生正从校园里出来。
队伍由班主任带领,要走到接送区。一出校门,王女士就赶了上去,一下子找到儿子,一边小声地说了几句,一边陪着儿子走到接送区。到了接送区,孩子刚和老师说“再见”,王女士就一手接过了儿子肩上的书包,心疼地说:“重吧,我来背。”王女士跟记者说:“孩子还小,肩膀多嫩呀。以后住校了,有的是机会独立。”此时,算上妈妈自己的包包,王女士再也没有手牵着孩子过马路了,只能不断提醒:“小心点,拉着妈妈的包。”
另一个一年级队伍从校园里出来,等在校门口的一位陈奶奶,挤过去,脱下孩子的小黄帽当扇子,给孩子“降温”。陈奶奶说,孩子读幼儿园时,很喜欢当值日生,可到了家里,就不喜欢干活了,“还小呢,不需要他干活,等再大一点吧!”
孩子走出校门,爸妈抢着背书包
下午4点钟,时代小学校门口建国路,两边停满了接孩子的私家车,戴小黄帽的学生特别显眼。
记者发现,从校门口到三个接送区,学生们整整齐齐背着书包出来,等队伍一散,很多家长都像王女士一样,二话不说接过孩子肩上的书包和手上拎着的物品,孩子似乎很习惯这种“待遇”。
小佳今年二年级,父母工作都很忙,就托人来接送她上下学。放学后,她从接送阿姨那得到了一包糖果,小肩膀也就“解放了”,她很主动地对阿姨说:“阿姨,你帮我背。”接小佳的阿姨姓马,除了接小佳,她已经接上了另外一个学生。于是,两个孩子在吃糖果时,马阿姨身上多了两个书包。
建国路上有个公交车站台,记者粗粗数了一下,在20分钟内,有36个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坐公交车,31个学生的书包不是自己背的,25个学生手里在吃东西。帮孩子拿书包的,20个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8个是妈妈,3个是爸爸;5个自己背书包的,4个是爸爸接的,1个是爷爷接的。
杭州市上城区推出“百米校园路,伢儿自己走”试点,是希望学生在百米校园路上,统一步行上学放学,上学的每一天从步行开始,以步行结束;这个活动同样希望,孩子的书包自己背,自己的物品自己拿。
家长不放手,这个希望要实现,恐怕不容易。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