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群租”为“公租”
本报记者 王海燕
用于动迁安置的小区,曾一度成为群租的滥觞之地。不过,如今长宁区新泾镇居民王老伯不必有这样的担心了。
王老伯一家五口,动拆迁分到“新泾北苑”3套房子。自住两套外,一套“回租”给政府,用于公租房或人才公寓。这样,王老伯不出门就能坐收一笔可观租金。
为避免新的农民动迁房重蹈“群租”覆辙,长宁区正探索一条变 “群租”为“公租”的新路径,在新泾北苑进行试点,通过“政府引导、公租运行、企业便利、百姓受惠”的方式,从源头上预防“群租”现象的蔓延,实现业主、社会、企业的多赢格局。
动迁业主不出门即可收租金
“新泾南苑”是活生生的案例。该小区交房后,一些非法中介和个人就将部分动迁户手中多余的房屋以高价承租下来,之后再分割成多间转租给其他租户,从中渔利。
群租乱相令执法部门伤透脑筋。新泾镇政府办公室主任黄银福说,为整治群租,曾拆除户内分割100多间,清退租赁户100多人。期间还遇到承租人、出租人的抵抗、阻挠,执法成本很高。眼看着新的动迁小区一批批落成,如何避免重走群租的老路?
新思路逐步酝酿形成以 “新泾北苑”为试点,由区政府相关部门引导,上海长宁公共租赁住房运营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操作,采取“回租”方式,形成以小户型为主、相对集中的公租房社区。新泾镇镇长倪尧说,试点项目就是引导业主把多余闲置的房屋合法出租,从源头上掐断群租蔓延的可能性。
选择自行出租,还是回租,业主心里这杆秤偏向了后者。这笔账很清楚:租约稳定试点的租赁期限为6年,租赁期间不会出现房屋退租,大大减少业主因房屋空置带来的损失;收益可靠租金将按租赁合同约定,定时统一打卡入账,并逐年按比例增加,不会出现租金拖欠情况。政府按市场评估价格回租住房,以55平方米的一室一厅为例,业主6年内可以稳定获得13万元左右收益;专业管理由公租房公司统一装修、统一管理,且租住对象素质较高,减少后顾之忧,提升小区品质。
在前期调研和咨询登记中,业主们的参与热情很高。已签约的陈先生告诉记者,如果房屋被“群租”,可能会引发治安、消防等隐患,“还是租给政府最放心!”截至目前,公租房公司已接待业主咨询512次,签约房屋达170多套。
周边企业员工居住成本降低
从动迁业主手里“回租”的房源被充分盘活。位于仙霞西路的“新泾北苑”毗邻虹桥机场,离临空园区也很近,地理位置对周边企业的白领有很大吸引力。据了解,这批房源将重点面向航空、高端物流等重点产业和临空园区重点企业,为其特殊人才、青年人才的引进、集聚服务。
得知“新泾北苑”开辟人才公寓,春秋航空、东航等企业立即预约了多套。“我们的飞行员、机械师都是从全国范围内招聘。受制于高房价和高租金,这些人才的住房问题成为老大难。如果公司附近就有人才公寓,有利于我们留住人才,稳定一批业务骨干。”据初步统计,周边企业对该项目的需求量达300多套,大大超过了原先预计。 (下转第6版)
(上接第1版)倪尧算了一笔账:一套78平方米的二室一厅住房,回租价格为2100元,政府装修后仍以2100元出租,按照区相关政策,每月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入住者给予800—1200元不等的补贴,这样,每人自身实际需要支付不超过1000元。青年人才的居住成本大大降低。
回租房源不仅仅用于人才公寓,只要符合市里公租房申请标准的,也可以来申请公租房。据悉,试点项目已初步确定了 “回租”200套房屋。
管理多元混杂小区是新课题
试点项目一启动,长宁区公租房运营有限公司就已进驻“新泾北苑”。公租房的样板房已初具雏形。公司经理朱健健说,“装修标准都按市里统一标准进行,企业如果有具体要求,可以再做微调。”
“回租签约只是第一步。”在镇领导看来,“新泾北苑”共有1300套住房,回租房占200套。这意味着,小区将有动迁居民自住房、自行出租房、人才公寓和公租房,如此多元混杂的居住格局,后续管理如何跟上亟待研究。
据悉,长宁区政府制定扶持政策,对“新泾北苑”公租房试点项目的装修、家电投入以及运营管理费给予财政补贴。为让企业人才住得舒适舒心,新泾镇选择了富有经验的遵义物业进行管理,原有物业负责小区公共区域、楼道进门等项目。而电器维修、送餐等服务则由遵义物业提供。 (来源:解放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