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师讲习作
写作启蒙实际上是提前了。一、二年级的练习题里,考试卷上,常常会出现让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几句话的要求。有些老师也会有计划地让学生写几句所见所闻。“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们拿起笔来,心里怎么想,手里就写下来,毫无顾忌。往往有好作品传出来。
下面是几年前的一位一年级小学生的习作:
地铁和公共汽车
星期六,爸爸妈妈带我去乘地铁,地铁像条飞龙,开得又快又稳,乘坐很舒服,又方便。
人来人往,车站上很热闹,也很有秩序。
而公共汽车开得很慢,又经常会堵车,乘坐不方便,不舒服,还很吵闹。
地铁开得很快,公共汽车开得很慢,所以大家都喜欢乘地铁。我希望上海有很多条地铁。
小小的一篇习作,真诚、稚嫩、直率、可爱,让你仿佛看到一个拉着爸爸妈妈手的、东张西望的小孩,却正在作出严肃思考后的结论。
从习作者本身来说,观察生活、储存材料、对比现象、形成思想、真心表态的基本素养也一应俱全。
从作品来说,内容真实,还很新鲜;故事完整,还有起伏;文通句顺,还用比喻;分段分层,次序井然。真是堪称完美。
习作出自一个入学读语文不满两百天的小学生之手,令人称奇之余,还想一探究竟。真相就是:幼儿阅读。
面对出色的儿童习作,我总要向小作者请教:你是不是很爱读课外书?他们总是一边表示肯定,一边表示惊愕,意思是:你怎么知道的?
而对于那些到了三年级正式开始习作时却一筹莫展的孩子,我也总要请教:你平时不太爱读课外书吧?他们一般也总是肯定的,也有点儿羞愧。我会赶快对他们说:不要紧,现在爱上读课外书还来得及。
阅读在家中和家庭式阅读
我们这个民族历来重视“幼学”、“童子功”。那么对孩子的阅读启蒙,究竟在什么时候开始最合适呢?这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家庭因为理念不同、价值观不同、认识不同、条件不同,做法也肯定是不尽相同的。
曾在一篇纪念谢希德女士的文章中读到,谢女士去儿子家探望,抱着才八个月大的孙女,拿着童书,为她朗读。有人质疑,孩子还那么小,读书给她听,有什么用呢?谢女士坚信有用,她认为读书的声音与其他的声音是不一样的,有助于孩子在日后建立起阅读习惯。这是一位科学家在为自己的后代准备“墨水”呢!
常常乘地铁,车厢里各种育儿景象会引人深思。曾看到过一位年轻优雅的妈妈,带着一个一周岁左右的孩子。刚落座,便让孩子与自己一顺儿抱在怀里。随即拿出一本彩色童书,手指点着书上的汉字,贴着孩子的耳朵轻声读故事。孩子专注地看着,好像是看着画面,似乎也关注着妈妈的手指在汉字上移动。这个景象让我联想到另一个十分重视早期教育的民族。据说犹太人把蜜糖抹在书上,让幼儿在翻弄后觉得书是甜的。两相比较,我感到目前的母子读书启蒙更直接些。不需要味觉的转换,直接就让幼儿觉得读书是甜蜜的。
文明的家教是从生命开始时就开始的。除此之外,作为语文教师,我想提请大家注意到两位女士共同釆用的方法:读书而不是读字。两者之间有区别吗?书难道不是一字一字连缀起来的吗?笔者认为有区别,不仅是现象上的区别,而且是育儿理念上的区别,最后也会造成结果的差别。
阅读带识字和识字后阅读
文章不管大小,都是有内容的。适合幼儿的书籍,更强调要有天真、可爱的故事和朗朗上口的韵律,它天然地会吸引儿童的听觉与视线。
以培养阅读习惯为目标的家长或老师,在为幼儿读书时,会主动追求有节奏、有音韵的语调和能表达感情的语气。这就使幼儿沐浴在良好的语言环境里,至于当场认识了多少汉字倒是不重要的。在阅读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汉字因为反复地在不同的读物中滚动出现,被幼儿分批认知。家长和老师不需在意认识了多少字,也不设定识字量指标,一切任其自然,毫无功利意识。读书是一项游戏,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两代人之间尽享亲子阅读的快乐。读啊,读啊,孩子还不会说话,腹中却开始有了诗书。优美的书声伴着孩子长大,孩子在书声中学会了说话,话语中自然有了文化。几年之后,一旦需要他们拿起笔来写作,他们就俨然是“小兵老战士”的姿态,对于什么叫“文章”,他们见多识广,让他们写一写,不在话下。
幼儿对字形的认识,是超过我们想象的。根据笔者的观察,他们多看几遍就记住了。就像他们认识自己的爸妈,认识其他的各色人等。就像他们认识各种玩具,认识各种用具,出现几次后就记住了。至于是怎么记住的,器官之间是如何传导和配合的,这应该属于人体科学、医学的研究领域。大家只要接受和应用这一人类独有的优越性就可以了。
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坚持先识字、后阅读呢?想来可能是一种惯有的认识造成的误区:不事先认识一个个汉字,何以读连缀起来的汉文呢?于是,汉字被写在卡片上,一个字一个字机械地让孩子读、记,过程很枯燥,效率并不高。特别是以识字为目的的理念,会让人忘记了识字的初衷,忽略了阅读习惯的培养。已经认识的字,因为没有实际的效用,回生现象严重。于是一遍又一遍复习卡片上的汉字,识字量也许并不少,阅读质量却并不高。孩子的学习呈平面化,读书的兴趣没能激发出来,将来的写作状态也可能是滞后的,至少要走些弯路。
幼儿时期不同的识字量,不同的识字方法,使同龄的孩子,在入学后继续学习的素养上,有天壤之别,这是不争的现实。有一种说法是:这种差别到了三年级就不复存在了。笔者认为这最多只说对了一半。从识字量上说,可能是这样。因为读写所需要的常用字,三年级时已经补齐,表面上看起来大家差不多。但是在阅读质量上,在对人对事对世界的认识上,在思维的广度深度等品质上,没有长期阅读积累的孩子,与有阅读习惯的孩子相比,是不可能同日而语的。这就是幼儿阅读与低龄写作的关系,这就是幼儿阅读对人生发展的贡献。
原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语文教研员 朱丽春 (来源:新民晚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