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过万亿的待批煤化工项目全都指望黄河水
西部上万亿煤化工项目审批有望提速的同时,其作为高耗水行业即将造成的环境压力也随之而来。
“新型煤化工产业的发展需求与其所在地水资源分布情况极其不协调,万亿待批煤化工项目大多布局在干旱缺水的西北地区,这将进一步引发这些地区严重的水资源危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水循环与水文程研究室主任宋献方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赴内蒙古鄂尔多斯调研煤化工产业得知,由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200万吨间接煤制油项目,有望近期获得有关部门批准。此外,神华宁煤百万吨间接煤制油项目,新蒙能源、国电蒙能和中海油新能源三家各年产40亿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气项目,也已上报国家发改委……为扭转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有望获批。粗略估算,目前已纳入投资规划的煤制油与煤制气项目投资规模就达9000亿元,如果再算上煤制甲醇等其他煤化工项目,未来规划内的煤化工项目投资已经突破万亿元。
但与此同时,这些待批项目的高耗水问题也开始显现。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透露,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1吨煤化工产品所需的水耗基本不可能低于5吨。记者综合行业平均耗水水平了解到,目前生产一吨煤制油的耗水量约为9吨,煤制烯烃约为20吨,煤制二甲醚约为12吨,煤制天然气(甲烷)耗水量约为6吨,煤制乙二醇约为9吨。由此看来,煤化工的高耗水已经成为最大隐忧和软肋。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对记者表示,水资源的确已经限制到煤化工项目的发展,目前公司的水源来自一百多公里以外,而如果要扩产就必须要考虑新的水源问题。
记者采访多个待批煤化工项目发现,其工业用水的来源纷纷指向了黄河水。“分布在内蒙古、宁夏、新疆、山西、陕西等地区的大型煤化工项目耗水量极大,据我们研究统计"十一五"期间32个在建或投产煤化工重大项目及"十二五"15个新建重大项目的年需水量合计11.1亿吨,折算为每天304万吨,约等于北京市2012年度全市中心城区的日供水能力。”宋献方说。他表示,“十二五”期间,分布在黄河流域附近的煤电基地大量使用黄河及其支流水资源,有可能提高黄河断流风险,对居民饮水造成威胁,并可能进一步挤占生态用水,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记者从水利部门了解到,每年国家分配给黄河沿岸各省市自治区的水量指标是有限的,各地可以采取水权置换的方法,解决煤化工待批项目用水指标。所谓水权置换,就是工业企业为了取得用水指标,投资在国家黄河水利委员会确定的某一灌区内,实施农田节水改造工程,将该灌区节约下的用水指标置换到工业项目上。
但记者在采访时却发现,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每年分配给煤化工项目所在省市自治区的黄河水指标之外,煤化工项目偷取黄河水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宋献方表示,目前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只能从各省流域地表水的取用方面对项目用水进行约束和规划,但对于一些工业项目在黄河两岸打井取地下水的做法,却无法进行有效监管。 (来源:经济参考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