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阳光征收让“穷街”动迁也没了“钉子户”
新华网上海9月29日电(记者 陆文军)
题:上海:阳光征收让“穷街”动迁也没了“钉子户”
9月28日晚8点,上海杨浦区定海街坊鞭炮齐鸣,对于这片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居民区而言,这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时刻。在这片旧区改造基地上,此时已有1308户居民签下征收补偿协议,达到了85%的房屋征收法定生效条件,意味着“蜗居”在此数十年的居民即将告别逼仄旧居。
今年63岁的杨蜀玲已经在这里的老房子里住了30多年,她抑制不住激动,泪流满面,“终于盼来了动迁,从小姑娘的时候就住在这里,现在已经熬成了外婆,终于能住上楼房了。”
杨阿姨家三代人都挤在10.2平方米的老房子里,通过旧区改造,她拿到了市区一套两室一厅全新住房和一套郊区的一室一厅新房。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部根据著名作家程乃珊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穷街》轰动银屏,上海杨浦的定海街道就是该剧的外景拍摄地,从此“穷街”也就成了这里的代名词。
“穷街”居民盼动迁已经几十年。杨浦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于洋告诉记者,定海地区棚户简屋密布,居住条件极其艰苦,多年来不少居民只能向上“借天”、向下“借地”,搭建了各种违章建筑,弄堂里逼仄得连伞也打不开,每年雨季都会严重积水。“老百姓生活苦,始终是政府的一块心病。”
然而,被称为“天下第一难”的动迁,在“穷街”又谈何容易。由于以往动迁过程中操作不透明、前后补偿标准不一致等弊病,定海地区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多次落空。
“阳光征收”新模式,给了“穷街”居民新希望。在此次房屋征收中,运用了“征询制”、“数砖头加套型保底”等新机制。也就是说,要不要动迁、怎样方案动迁,都是老百姓说了算,并且全过程公开透明。
“征询制”,就是由居民投票决定要不要动迁和动迁方案;“数砖头”,就是以被拆除房屋为补偿依据并给予补贴,规避了原先“数人头”造成的不透明、不公平;“套型保底”就是对安置后仍有困难的居民进行保障托底,确保居者有其屋。
据介绍,在定海地区的动迁过程中,全面推行了“六公开”:每户评估单价公开、每户人口与面积公开、所有安置房源公开、特困照顾名单公开、居民签约情况公开、速迁户奖励条件公开,正是全面的“阳光透明”,接受各方监督,让居民打消了疑虑。
今年50岁的许先生在定海生活了几十年,他说:“我们想动迁、盼动迁几十年,但也怕动迁,其实最担心不公平、有猫腻,现在全透明操作的做法,我们老百姓心服口服。”
许先生还高兴地告诉记者,他原来居住条件极差,现在已经分到了上海郊区的两套新房,而且还拿到20多万元的补偿金,“对我来说,可以说是新生。”
“征的是房屋,收的是民心。”于洋说,房屋征收新政实施以来,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做群众工作的优势,发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第三方参与等工作机制的作用,使政府阳光征收、诚信征收、和谐征收、依法征收的理念深入人心。
上海市建设交通委副主任倪蓉说,房屋征收新政实施以来,上海坚持“阳光征收”,充分公开透明、尊重百姓,要不要征收,怎样征收,都是老百姓自己定。正是好机制赢得了百姓的信任,目前上海黄浦、长宁、杨浦等多个征收地块都已经实现了突破,受到居民欢迎。未来上海还将千方百计筹措优质保障房源,让征收居民住得安心。
作者:陆文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