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灯:故乡的中秋味道
2012年10月01日13: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毕节9月30日电 题:瓜灯:故乡的中秋味道
记者 马骞
天色渐暗,暮色四合。30晚,位于贵州西北部的小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大街小巷,孩子们鱼贯而出,手里的“瓜灯”点亮了小城因为秋雨没有月色的中秋夜。
中秋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的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在这座黔西北的小城,过中秋玩灯已经沿袭了许多年。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 这个传说与中秋吃月饼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今,当地人雕瓜灯,寓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赏明月,寄情千里沐浴婵娟,祈盼团圆。
孩子们手里的灯,多为当地丝瓜雕制而成。轻轻一刮、一挑,去掉瓜瓤,便开始在丝瓜花绿色的表皮上雕刻花纹。仔细一看,明暗对比之间竟然是孔雀绽放的尾羽,或是嫦娥奔月的图案,栩栩如生。
手里拎着瓜灯的马锦涵正在街上和小朋友比谁的灯最好看。他说,每年中秋节,爸爸都会给他雕瓜灯。“我爸爸雕的瓜灯可好看了,前年我们这里有比赛,我的瓜灯还得了二等奖呢。”
马锦涵的爸爸马敏亚告诉记者,制作瓜灯,首先要选取外形椭圆,较为对称,颜色较深的丝瓜,以加强明暗对比效果。“用笔在瓜皮上粗略地打上底稿就可以开始雕刻了。刻瓜,分为阴刻和阳刻两种,借鉴了版画和书法艺术的特点,配合不同的刀法和力量,雕刻出深浅不一的花纹层次。”
记者看到,马锦涵手里的瓜灯,圆形的瓜面上均匀地刻上裙裾飘飘的嫦娥,上方是一轮圆月。“刻刀的掌握很见功夫,刻深了,瓜破了就会前功尽弃。刻浅了,则会导致瓜皮太厚灯光无法投射出来。主体图案勾勒完毕,还要雕刻出配饰的花纹,而后,用铁丝将瓜罩、瓜托固定在瓜灯两端,最后系上绳子,一盏晶莹剔透的瓜灯就完成了,晚上点亮蜡烛,便可营造出精致的光影。” 马敏亚说起刻瓜,俨然一副专家的模样。他说,一个瓜灯从构思到刻制完成短则数小时,长则一两天。本来是随处可见的瓜,在中秋节转眼间变成了新奇的艺术品。将丽质天姿、雕刻的鬼斧神工描绘得淋漓尽致。
“10年前,每到中秋节,几乎每家的小孩子都会拿着自己家雕的瓜灯出来。”马敏亚说。如今的小城,也会有人图方便在中秋夜买制作好的电子灯,如电筒般,一摁就亮。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
“80后”张雨霏告诉记者,自15岁离开小城,她已经有整整12年没有回家过中秋节了。“除了怀念家乡的味道,家里的饭菜,中秋节会格外想念小时候和小伙伴们提溜着瓜灯四处闲逛的时光。”张雨霏说,今年终于如愿回到故乡过中秋,和“发小”一起也买了两个瓜,请学美术的同学雕上“花好月圆”的主题图案,“虽然今晚看不到月亮,秋风很凉,但这是我心中最美的中秋记忆。”
“有位作家说过,故乡是你15岁之前居住的地方。我想对我来说正是这样,在看过了色彩缤纷的江南纸灯、玲珑剔透的北国冰灯,故乡的中秋瓜灯浑然天成的含蓄和绿意盎然的生机似乎更多了几分质朴的美。”张雨霏说。她手里的瓜灯,碧绿的瓜色透着柔和、嫩黄的微光。瓜灯上的景物尤如隔着一层绿纱、朦朦胧胧,若隐若现。“循着光亮,是家的方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