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替小人物寻亲:“人本位”的角色回归
《法制文萃报》 专稿 作者:雨田
“寻人启事”,平头百姓生活中见识多了,但在央视《新闻联播》上看到这样的“广而告之”,恐怕连许多媒体人也会感到“神奇”。就在最近几天,《新闻联播》一连两天播出了广西桂林文氏四兄弟寻母的新闻,呼吁社会伸出援助之手,短片结尾时还公布了文氏兄弟的联系电话,方便人们为其提供帮助。央视“破天荒”的举动引来网友热议,有人赞扬“这是《新闻联播》回归‘人本位’的有益尝试”,也有人认为“《新闻联播》正在寻找失去的观众”。
“草根”命运感动《新闻联播》
“最近,在桂林市区以及桂林的各大县城,很多人每天都会见到几辆车身贴满广告的小车,在大街小巷不停穿梭。不过这些不是普通的广告,而是四个兄弟在寻找他们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他们的母亲已经走失两个多月了。”这是10月19日央视《新闻联播》中语气略带凝重的解说词,这篇名为《四兄弟:母亲,你在哪里?》的新闻报道,让全国观众了解到一个心酸的故事。
文氏兄弟的老家在湖南耒阳,四兄弟的母亲名叫周月英,今年73岁,患有老年痴呆症。为照顾母亲的饮食起居,7月初,在广西桂林做生意的大儿子文辉把母亲从耒阳接到桂林,每天早上文辉都把母亲带到自己经营的奇石店,晚上再一起回家。然而,8月1日下午,外出办事的文辉突然接到儿子文韬打来的电话:“奶奶不见了!”心急如焚的文辉赶紧通知同在桂林的二弟文石平,并发动了20名老乡一起帮忙寻找,但始终没有母亲的下落。远在湖南老家的三弟、四弟在得到消息后,匆匆赶到桂林,和大哥一起四处寻母。
新闻图片中被糊得严严实实的汽车,是文氏兄弟为寻母准备的“移动广告牌”,除了这辆面包车,文家还“出动”了其他3辆小轿车。四兄弟每天各开一辆车,风雨无阻穿梭于大街小巷,他们每天坚持缓慢行驶100多公里,为的是让路人看清母亲的照片和联系电话。
据三儿子文石明介绍,其实去年他们就发现母亲有些不对劲,后来查出是得了老年痴呆症。为了防止母亲发生意外,文石明特意制作了一个关于母亲个人信息的身份牌,但老人就像一个倔强的孩子,怎么都不愿意佩戴。没想到,刚到桂林一个月母亲就走失了。几兄弟回忆,10多年前父亲临终时特别嘱托他们:“你们母亲这辈子吃了不少苦,现在身体也不好,你们兄弟一定要团结起来,好好照顾和孝敬她,让她安享晚年……”文石明说,“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要找,总要有个结果,没有结果这一辈子良心不安,这也是一辈子的遗憾。”
四兄弟寻母的艰辛与执著,不仅感动了桂林街头无数百姓,也感动了央视记者。10月15日,央视《特别关注》栏目派记者到桂林采访文氏四兄弟,并很快将这个感人的寻母故事制作成新闻短片,在央视新闻频道滚动播出,尔后《新闻联播》中长约3分34秒的报道,更是将这次爱心传递推向了高潮。
不得不承认,在以往的央视《新闻联播》中,公众很难看到用如此篇幅来追踪报道小人物的“家长里短”,因此,这条特殊的“寻人启事”登上荧屏后,吸引了观众乃至其他媒体的眼球。
实际上,这则“寻人启事”只是央视新闻中心年度大型新闻公益行动——“2012我的父亲母亲”中的一幕,除此之外,还有“绑着”妈妈去上班的教师陈斌强,“西安老乐”和他的阿尔茨海默症妻子、“黄手环”设计者张海涛讲述与患病父亲相处等故事。央视将这次公益行动的主题定义为“给生命的两头同等的关爱”,旨在今年重阳节,即中国第一个老人节到来之际,集合央视新闻中心核心制作力量,以及政府机构、民间公益机构和多媒体平台力量,共同关注“失智老人及家庭成员”这一长期被公众和职能部门忽视的群体,让更多人了解“失智老人和家属”的情感需求和物质需求,提供关爱。
据悉,公益行动启动近一个月来社会积极响应,报道中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与亲人的真实故事,也让无数观众为之落泪。这次活动的宣传大使、央视著名主持人李瑞英在谈及此事时表示,新闻的类型多种多样,比如重大性、深刻性、服务性、趣味性等,“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媒体的服务性应该加强,这是我们的责任”。
对于《新闻联播》“寻人”之后获得好评如潮,人民网转载文章评论道:当高姿态的《新闻联播》“破天荒”地替普通百姓寻人,关注起草根足迹,心系底层的命运,这无疑是对央视惯常形象的突破,难免被赋予“悄然转身”的深层含义。
一条“寻人启事”何以引起轰动
有趣的是,《新闻联播》用一次“平民化视角”,报道了一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未曾想,这一举动所引发的轰动效应,甚至超过了新闻事件本事。对于公众的“小题大做”,《法制日报》认为“这折射出大众心理的一种成见”,因为在不少人看来,《新闻联播》以往过于端着架子,一向注重于宏大叙事,缺乏对细节的细微关照,甚至有时目中无“人”,不太具有平民化视角。如今,居然关注四兄弟寻母这样的“小事”,自然触碰了观众内心的柔软,让人一下子感觉《新闻联播》有人情味了,离百姓更近了。
可以说,《新闻联播》多年来一直是国人“知天下”最重要的窗口。曾几何时,晚上7点守在电视机前等待几张“国脸”播报新闻,甚至一度成为无数国人的生活定律。然而,眼下的现实却是,央视这张“王牌”的收视率早已今非昔比。究其原因,固然有信息渠道拓宽以及网络媒体异军突起等外因,但更重要的内因在于,《新闻联播》的形式陈旧、内容枯燥。
先来说形式,几十年如一日的模样人们或许早就看腻了。倒数计时完毕,一个旋转的地球在音乐烘托下跃上屏幕,紧接着打出“中国中央电视台”与“新闻联播”的金字招牌,随后跟进“各位观众晚上好”……这套流程曾延续了几十年,每晚准时降落在千家万户的电视机里,简直就是这个多变的时代里硕果仅存的一点不变。再来看内容,网友将《新闻联播》的节目构架总结为:前面十分钟,国家领导人很忙,不是出国就是下乡;中间十分钟,全国人民很幸福,不是致富就是丰收;最后十分钟,其他国家都很惨,不是爆炸就是造反。而央视名嘴白岩松也曾评价《新闻联播》官方色彩、政治色彩太浓,浓得让人难以接受。想想也是,短短半小时左右的节目,让国际国内无关百姓痛痒的“大事”占据了一多半,而关乎百姓家长里短的“小事”却极少能入镜头,难免让人感觉《新闻联播》有些“高高在上”。
正因如此,当2009年传出“新闻联播要改革”的消息时,引发了国人的强烈关注。该如何淡去浓郁的“官方色彩”和“政治色彩”,削减过分的“宣传”和“教育”,使节目回归到“新闻性”的普世价值上来,回到民众欣赏的口味上来。这一切,都是《新闻联播》必须跨越的障碍。
事实上,在《新闻联播》30多年的节目史里,并不乏突破条条框框的先例。据媒体报道,1986年1月29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时发生爆炸,当天晚上播出的《新闻联播》就打破了国际新闻在国内新闻之后的常规,将这条新闻制作成了6分钟的头条。拍板的是当时中央电视台的副台长杨伟光,“这是全世界报纸、广播、电视的头条,我们放后面行吗?”事实证明杨伟光“出格”的决定是正确的,他不仅没有挨批评,反而受到了不少好评,而这次调整也被看成央视新闻改革的典范。但遗憾的是,这种大胆创新并没能坚持下去,裹足不前的原因,或许是《新闻联播》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传达者与作为新闻职能的履行者之间的观念冲突。
可喜的是,最近两三年来,《新闻联播》又开始发生了悄然改变。观众可能都会发现,屏幕上出现了几张新“国脸”,他们清新自然的播报风格让人感觉耳目一新,而像“啥意思呢”等的口语化串词的频繁出现,也引起了网友兴致。不仅如此,那首持续播放了23年的经典开场曲也成为了历史,今年初,全新的《新闻联播》片头亮相荧屏,演播室也更加绚丽夺目。当然,较之形式上的更新换代,很多观众更看重内容上的推陈出新。为了尽力呼应“贴近民生”的百姓诉求,《新闻联播》在内容编排上也有了新变化,无论是曝光“健美猪真相”,还是报道“最美乡村女教师”、“爱心小院”、“讨薪日记”等“草根故事”,亦或是发起舆论调查“你幸福吗?”……这些无疑都是回归平民视角的体现。
虽然也有声音质疑这些微调是“换汤不换药”,但“态度决定命运”,《新闻联播》主动“放低身段”贴近民生脉搏,无疑是其重拾人本情愫的“风向标”。
官方媒体就应该“接地气”
很早以前,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就注意到,在当下的中国存在“两个舆论场”。一个是党报、国家电视台、国家通讯社等“主流媒体舆论场”,另一个是依托于口口相传特别是互联网的“民间舆论场”。公众能清晰地感受到两个舆论场的客观存在,但两个舆论场之间却始终泾渭分明。
《南方都市报》注意到,这两个舆论场所讨论的内容大抵是相同的,只是讨论的方式、使用的话语存在较大差异。“主流媒体舆论场”主要在于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多的是一种单向的输出,这一点从所用语言较为严肃就不难看出。而反观“民间舆论场”则显得较为嘈杂,网民在微博、论坛、博客上各抒己见,针砭时弊,还常常制造一些令人喷饭的描绘形式。总体而言,使用的语言更为“草根”,更为生动,更接地气。
一个共识是,“打通两个舆论场肯定是当下中国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弥合社会观点冲突和分歧的必然举措。”那么,如何让“主流媒体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尽量契合?就渠道而言,由于“主流媒体舆论场”天然具有高门槛,“民间舆论场”很难进入,这就需要主流媒体主动“屈身”,扭转两个舆论场之间的封闭状态。事实上,这也是近年来许多官方媒体改革的路径之一。
从去年《人民日报》评论部的力作“打捞沉没的声音”,到近期新华社对“飞机打架事件”的“穷追猛打”,再到央视推出“我的父亲母亲”新闻公益行动……可以说,这些人们印象中“严肃刻板”的官方媒体,通过诸多亲民的言行,正在让公众感受到可喜的变化。
几个月前,北京遭遇“史上最强降雨”,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人民日报》发布官方微博:“过去7天,一场暴雨让我们感到生命的无常与重量,也看到周遭的种种不足与缺陷,同样铭记于心的,是灾难中爱的赠与和传递,是对责任的坚守和护卫。想起最近很流行的一段话: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安。”这些仿若身边好友口中说出的温暖字眼,出现在《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上,让人又惊又喜。对于这条微博的“横空出世”,有人认为与《人民日报》新媒体战略有关,也有人将之归结为报社“新来了一批年轻人”。但不管背后原因如何多样与复杂,这条微博所展现的“你我皆为共同体”的姿态,无疑击穿了两个舆论场之间的隔阂,也正因此,这条微博获得了网友共计1.5万多条的评论和8万次以上的转发。
在这种语境配合下,《新闻联播》替百姓播“寻人启事”,无疑又是一次“民生视角”的切入。这细微的桥段,之所以能够聚拢眼球,激起波澜,原因无外乎对“人”的发现。期待更多的官方媒体摆脱“处庙堂之高”的定势,摒弃刻板形象,填补“角色空格”,将朴素的镜头对准平头百姓的寻常生活,挖掘他们的喜怒哀乐。
● 结语
“体察民生冷暖,关怀个体境遇”,是新闻的价值体现。新闻的本质在于“彰显人的价值”,只有秉持人文关怀,新闻才有质地;若是掏空了“人”的内涵,忽略了百姓诉求,新闻的生命力也会随之枯萎。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联播》替百姓“寻亲”,正是遵循新闻规律下的职责归位。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