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群峰
近年来,玉林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加大改革力度,发展开放型经济,在广西先行先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近日,记者专访了中共玉林市委书记金湘军。
记者:刚刚过去的10年,玉林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请您谈谈在哪些领域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推进了哪些发展战略?
金湘军:对于玉林市来说,过去的10年,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10年,也是砥砺奋进、奋勇争先、创造辉煌的10年。特别是近年来,玉林市抓住历史性机遇,坚持差异发展、错位竞争,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奋力推进"富民强市"新跨越,努力打造"三基地"、建设"两名城"、争创"六示范"的发展思路,争当广西统筹城乡发展排头兵,推动了玉林的产业发展、城市品牌、城乡建设、城乡居民收入等都上了一个崭新台阶。
打造“三基地”,就是打造广西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商贸物流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两名城”,就是建设泛北部湾中小企业名城和创业宜居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争创“六个示范”,就是争创广西非公经济示范市、现代农业示范市、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市、特色岭南文化示范市、生态文明示范市、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市。
玉林市GDP从2002年的231.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019.94亿元,增长近3.4倍;工业增加值从2002年的65.34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395.5亿元,增长5.1倍。
进入“十二五”时期,玉林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加速。2011年,玉林市经济社会发展在八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这八大突破是:一是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达1019.94亿元,增长11%;二是工业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达1213.86亿元,增长29.1%,继续保持全区领先;三是财政收入突破80亿元,达85.86亿元,增长24.5%,增幅排全区第4位;四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达6269元,增长18.2%,增速排全区第2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90元,增长11.04%,增速排全区第3位;五是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突破400亿元,达431.19亿元,增长29.61%;六是非公经济主体总量突破14万户,达14.02万户;七是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突破900亿元,达900.68亿元,增长16.81%,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实现县县建立村镇银行;八是森林覆盖率突破60%,达60.08%。
记者: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近年来玉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主线,请问玉林市是如何推进这一战略的?下一步有什么规划?
金湘军:统筹城乡发展,是玉林市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针对城乡发展不协调和二元结构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在推进这一重大战略中,玉林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三个集中、实施三大工程、完善三个体系”的具体工作思路。“推进三个集中”,即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促进新型工业化;推进农民向城镇集中,促进新型城镇化;推进土地向规模集中,促进农业现代化。“实施三大工程”,即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彰显岭南特色城乡风貌;实施城乡绿化工程,打响绿色生态城市品牌;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创造清洁文明宜居环境。“完善三个体系”,即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确保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社会管理创新体系,促进城乡持续稳定和谐。
经过3年多的探索与实践,玉林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顺利“破题开局”,成为全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开路先锋,城乡发展呈现出“缩小、协调、均等”的特点。“缩小”就是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加速缩小的趋势。“协调”就是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均等”就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趋于均等化。农村水、电、路、校、医、社保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农民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
今年9月,玉林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玉林市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以克难攻坚的勇气和魄力大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行政区划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四项重点改革,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激发城乡发展活力,力争在全区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格局。
记者:刚刚举行的新一届“玉博会”展现出玉林经济的强大活力。请问,连续举办了九届的“玉博会”在推动玉林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对玉林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改变?
金湘军:“玉博会”是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中国·玉林)的简称,是玉林抓住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的历史性机遇而打造的一个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大型博览会。
自2004年以来,玉博会已经连续举办九届,已经成为海内外中小企业交流合作、推动玉林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成为在广西影响力仅次于“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区域性国际品牌展会。
玉博会已经成为玉林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玉博会展会期间签订项目合同投资额由首届的143亿元增加到第九届417.6亿元。九届玉博会累计签订投资合同项目1110个,合同投资总额2255亿元。
玉博会不仅本身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对玉林的交通、商贸以及旅游、服务业等相关产业也起到极大的带动作用。
玉博会已经成为玉林会展经济的孵化器。脱胎于玉博会的中国(玉林)中医药博览会在国内影响力不断扩大,跃升为国内同类第三大展会;中国(北流)陶瓷博览会、中国名猪(陆川)文化节也成为行业重要展会,这充分说明专业性展会的巨大生命力,也说明玉博会的强大孵化作用。
记者: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落脚点,是各地党委政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请谈谈玉林在这方面的举措及成效。
金湘军:民生连着民心。一直以来,玉林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发展、促进和谐的重要结合点,加快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的幸福感。一是千方百计增加就业。通过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2011年,全年就新增城镇就业2.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65万人。二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推进市、县城区中小学校建设大会战;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抓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受教育工作。三是大力发展医疗卫生和人口计生事业。包括完善新农合制度,做好医药卫生体系改革,加强基层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拓展诚信计生等。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制度覆盖城乡,预计今年年底将基本实现这一目标。五是全面实施扶贫开发攻坚战,通过优先在贫困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深加工项目,培育壮大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继续推进贫困地区“雨露计划”扶贫培训;采取“奖、贷、助、补、减”等资助措施,确保每个孩子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六是每年都实施一批为民办实事工程,实行财政向农村和弱势群体倾斜的政策。
2011年,玉林市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收获丰硕成果:全市投入为民办实事资金43.23亿元,为历年之最,切实解决了一批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3%;企业职工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154.59万人次;新建145个五保村;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12万套,新增发放租赁补贴7013户,完成1万户农村危房改造;推进水库移民新村建设项目59个,发放扶持资金1.49亿元。建成革命老区、贫困村屯级道路204条。 (来源:广西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