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九四二》:聚焦中国人的饥饿记忆
原标题 [电影《一九四二》:聚焦中国人的饥饿记忆]
新华网北京11月30日电 大批观众11月29日涌入电影院,观看新上映的国产大片《一九四二》。该片讲述的是一个令许多中国人感到沉重的话题饥荒。
由冯小刚导演的《一九四二》改编自刘震云的《温故1942》,讲述了1942年至1943年发生在河南造成了300万人死亡、使上千万人沦为灾民的大饥荒。
在位于北京西单的首都电影院,11月29日早上的首场放映厅里显然比平时坐得更满,有不少上了年纪的观众,不时能听到观众的叹气和啜泣。
“电影十分沉重,但也非常真实。它让我想起许多我经历过的真实场景。”75岁的退休老教师陈明雅和老伴在郑州一家电影院观看了除凌晨场外最早的一场电影。陈明雅老人是那场饥荒的幸存者,那时,他只有5岁。
在这部时长135分钟的电影讲述了1942年大批灾民因缺少食物而逃离家乡河南向陕西逃荒的故事,而日本人的入侵和国民政府的无能使得灾民陷入更加痛苦的境地。
许多参演电影的演员们说为了能演出灾民的真实状态,他们都在剧组里尽力减肥。“人在饥饿的时候是没有尊严的。”冯小刚的夫人徐帆说。她在剧中饰演花枝,一个长工的妻子,最终为了给两个孩子换来四升小米,将自己卖给别人。
电影在上映之前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大量讨论,河南的很多报纸都开辟了专版介绍1942年由于大旱导致饥荒的时代背景。
冯小刚期望这部电影能唤起人们对于70年前的这场饥荒的思考,“我们的民族就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我们要知道我们从哪儿来的,好知道接下来往哪儿走。”冯小刚在上海首映式上表示。
正如冯小刚一样,许多专家希望电影能够引发当代中国人对于饥饿年代的反思。尽管那段历史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已经十分陌生,但对于许多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的中国人来说,饥饿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中国的当代文学中也有很多关于饥饿的故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2009年出版的小说《蛙》中,就有农村孩子由于缺少食物,甚至去吃煤的情节。
历史学家表示,中国人口众多,但可耕地资源分布不均,这意味着一旦某一地区发生干旱或洪水,政府强有力的资源调配就变得十分重要。
“当时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由于内部腐败,根本做不到有效地组织社会救济。”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说。
来自浙江,现正在北京读大学的曹槟告诉记者,尽管家里早就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但那段饥饿年代的记忆仍然能在他的祖父母身上找到痕迹。
“在我们家,绝对不能对外婆说因为不饿就不吃饭了这样的话,这对她来说简直是大逆不道。而且每次饭后,她总会吃光我们剩下的饭菜。”曹槟说,自己的母亲曾经因为弄丢了一张非常珍贵的“带鱼票”,被外婆狠狠揍了一顿。
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掀开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后,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粮食生产逐年攀高,使得饥饿开始逐渐远离中国人的生活。在历经30多年的稳定、快速发展后,出生于改革开放后的新一代中国人几乎没有人有深刻的饥饿记忆。
“外婆经常说,人只有吃饱了才踏实,才会有安全感。”曹槟说,但他自己表示从没经历过真正的“饥饿”,就算是偶尔的挨饿也是为了减肥。
但社会学家表示,虽然当下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在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关于饥饿的讨论依然十分有必要,至少可以让现在的人们居安思危,在全民族中养成珍惜粮食、重视农业的习惯并成为传统。(记者姚远、刘金辉、黄安琪)
作者:姚远 刘金辉 黄安琪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