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琪鹏)通州太玉园小区一位独居老人一连几天都没有在小区露面,街坊、亲属在敲门、打电话均无回应后,警察打开老人房门,发现老太太躺在客厅地板上,身体早已冰冷。而屋里的电视和台灯都还开着。昨天上午,老人的亲属赶来,为她送行。
住在同一小区的丁先生是老人的表侄,经常去老人家串门,帮老人做些家务。他说,他和老人两三天必须要见一面。上周六早上,他去敲老人的门,没人应声,他还以为老人去旅游了。前天上午,他再次来到老人家,依然没人开门。丁先生说,他在门口一连打了十几个电话,都能听见手机在屋里响,却没人接,直到这时他才感到事情不妙。“我手里有一把应急钥匙,却打不开,这说明门从里面锁上了,屋里肯定有人。”
于是,丁先生立即通知了老人的弟弟,并报了警。民警赶到打开老人房门后,发现老人躺在客厅的地上。经法医鉴定,老人去世的时间应该在三天前。
“老太太患有糖尿病、冠心病。”丁先生说,老人一直独居,不和子女同住,也不去敬老院,也没有雇保姆。
邻居们说,这位老太太家里条件不错,而且心态特好,经常看见她拉着行李箱去旅游。就在前几天,老人刚过完69周岁生日。生日那天,老人给自己买了一个生日蛋糕,自己下馆子吃了一顿。老人去世后,还发现老人家里还有未吃完的生日蛋糕。J219
记者调查
多数居民不愿去敬老院
记者采访时,很多居民对老人的遭遇都表示同情,但谈到自己将来养老问题,很多人并不愿意去敬老院。一位小区居民称,太玉园小区有6000多户居民,独居或者空巢的老人有很多。“有的老人是自由惯了,有的是平时有子女来看。”“我不排斥集体生活,但我总觉得进了敬老院就离死不远了,我更愿意住在小区,这样还能见到年轻人,有点活力。”居民齐女士说。
“很多老人在自己能活动的情况下,不愿意受限制,他们大多是70岁到76岁的老人。”朝阳区乐居老年公寓负责人李新蕾说,这样的老人可以选择居家养老或者公寓式的养老机构。根据“9064”的养老格局,未来90%的老人可以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不出社区就能满足养老需要。
北京寸草春晖老年心理服务中心主任杨萍表示,在气候多变的情况下,老人的健康很容易受到影响,独居或是空巢老人需要特别注意。社区可以组织这些老人之间“结对子”,每天互相问候,防止意外发生。“多打一个电话,多问候一下,也许就能避免悲剧发生。”
杨萍表示,老人宁愿独居而不愿进敬老院,说明他们不愿脱离熟悉的环境和社会友好系统,“老人的无用感对他们影响很大,很多人认为去敬老院意味着他们没用了。家庭的温暖对于老人至关重要,老人自己住是不愿意影响年轻人的生活,但是他们不说,不代表他们不需要。”J219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