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伤员的同事在医院病房外等候 新华社发 |
![]() |
今天上午,伤势较轻者在长海医院接受治疗 晚报 王浩然 现场图片 |
晚报记者 茅冠隽 报道
昨天9时10分,宝钢股份公司炼钢厂一炼钢分厂行车在吊运270吨铁水包时,发生双板钩单侧脱落,致使铁水包侧翻。事故造成2人死亡,13人受伤,伤员立即被送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宝钢医院)救治。
事故发生后,市委常委、副市长艾宝俊要求全力救援,并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市政府副秘书长肖贵玉及有关部门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并到医院看望受伤人员,要求医院全力以赴抢救伤员。
目前市政府已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
270吨铁水温度高达1600℃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事故发生地,在宝钢二号门和三号门前记者看到,门口检查很严格,任何人、车进出都要验看工作证件。记者询问了几名出厂的工人,他们都表示对事发情况并不清楚,只是“在听到一声巨响之后,厂区内就有消防车和救护车的响声,才知道发生了大事”。有一名工人告诉记者,听到巨响之后,事故发生地上方便腾起黑褐色烟云。
随后记者来到事发地——位于宝钢厂区内钢五路钢六路路口的一炼钢分厂,看到高大的厂房附近仍有一根警戒线尚未撤除,周围路面上则有轻微积水。据一名工人介绍,上午事故发生后,消防车和救护车就第一时间来到现场进行处置,倾翻在地的铁水包在被高压水枪冲洗降温时仍冒出缕缕白烟,而这些积水都是消防水枪所致。厂房门口工人寥寥,每个人都神色凝重。一名工人告诉记者,“太意外了,完全想不到会发生这种事。发生事故后,厂房被警戒线隔离,我们也不知道具体情况。
据知情人士介绍,当时一炼钢分厂内正在进行铁水扒渣作业,突然被钩住的铁水包发生倾翻。铁水包内装有270吨铁水,温度高达1600℃,倾覆出的铁水堪比“火山熔岩”。大量铁水从高空倾泻而出,现场一片火光,高温铁水瞬间将地面淹没,空气中弥漫着蒸气的焦糊味。事发后一些工人想大声呼喊救人,但因为吸入了热蒸气而造成损伤,无法喊出声音来。烟尘、蒸气、热浪在现场弥漫,不少工人来不及找地方躲避,情急之下只能依靠本能双手抱头做出仅有的自我保护。事故发生后,两名工作人员当场死亡,另有13人受伤,其中6人伤势危重。事故发生后,安监、公安和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立即赶到事故现场,全力抢救抢修。
据了解,事故中的一名死者今年23岁,上班仅有几个月时间,曾于日前回乡探亲,昨天是他回上海后的第二个白班。
13名伤者中6人为重度烧伤
事发后,13名伤员被送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宝钢医院)救治。
昨天13:45,记者来到宝钢医院15楼烧伤整形科。医院走道内有几名头戴写有 “中冶宝钢技术”字样头盔的安全监督人员正在焦急等待,但对于事发过程他们均避而不谈。楼层电梯口堆放着几个装满工装鞋和写有宝钢字样头盔的塑料袋,里面隐隐能看见丝丝血迹。
现场有人称,这是伤者换下的衣服鞋子,血迹则为皮肤烧伤处流出。现场非常忙碌,不时有医院人员搬东西进出病房。陆续有多家沪上媒体的记者聚集在烧伤整形科的电梯口处。有警察和医院保安驻守门口,并用隔离栏对病房和外界进行了阻隔,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病房区域。
据院方介绍,昨天上午10时左右,医院共收治13名宝钢铁水包倾翻事故中的伤者,其中2名伤势较轻的伤者随后被转往长海医院医治。剩下的11名伤者中有6人为重度烧伤,5人气管被切开。6名危重病人中,有1名李姓工人伤势特别严重,烧伤面积达99%。其余5人为20%-50%不同程度烧伤,生命体征相对平稳,但这些病人的危险期将会较长。13名伤者全为男性,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为41岁。
铁水包倾翻原因尚未公布
市政府已成立事故调查组展开调查
根据上海安监部门发布的消息,事故发生是因为行车吊运重达270吨的铁水包时,发生了双板钩单侧脱落,从而导致铁水包倾翻。
有炼钢工人告诉记者,铁水包主要承担运输铁水的职能。高炉铁水注入其中后运至脱硫站,扒渣后包内进行脱硫处理,再次扒渣后进行脱磷,然后倒入兑铁包,最后兑入脱碳升温转炉冶炼成钢。
据了解,在吊运铁水包时,铁水包上口两侧的两个挂钩和行车连接,可让铁水包进行平行和上下移动,在铁水包旁侧还有一处挂钩,通过操作可以调整铁水包的仰角。行车吊具横梁配有两个吊叉,通过板钩与铁水包相连。
截至记者发稿,具体双板钩的脱落位置、脱落情况尚未公布。有工人表示,工厂内部管理严格,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对这些设备进行检查保养,一旦有问题便会立即检修。同时,为确保操作安全,铁水包在空中吊运时其下方不应有工作人员。有工人猜测,双板钩单侧脱落可能与部件老化有关,也不排除是操作原因。
目前市政府已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
[1] [2]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