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中国梦”下的草根心愿(组图)

2012年12月27日08:47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 [2012“落脚城市”年终访问之街头对话篇:“中国梦”下的草根心愿(组图)]
新华网记者

  你落脚的城市,是你的家吗?

  2012年冬,新华网记者走上城市街头,向形形色色的路人提出这一问题。

  在即将进入2012年时,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发展新阶段。城镇化进程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给人们带来机会、财富、自由的同时,随之而生的“城市病”也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拦路虎,成为党和政府中心工作中着力破解的重要课题。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人的迁徙自由度日益增加,为离土离乡的人们在新的落脚地提供发展机会和保障能力,是社会均衡发展不可回避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我们描绘了一副“中国梦”的美丽图景,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中等收入人群不断扩大,每一个人在城市生活得舒心与否,正是对“中国梦”的现实注解。

  在下班晚高峰时分人潮汹涌的北京国贸公交站台,在一夜大雪压弯了屋檐的路边修补店,在夜幕降临前的地铁站点建设工地,在朝阳初升的景山公园门前,我们与年轻白领、外来务工人员、老北京、大学生交谈,聆听这些普通人对过去这一年的憧憬与无奈,对城市生活的渴望与牵绊。我们试图通过这样的街头随访获知,这一年,城市与人之间发生了哪些斩不断理还乱的情愫?这一年,回“家”的路,是远了,还是近了?

  出租屋里能通上电就好了

  人物】

  老王 男 56岁 江苏盐城人 修补店店主

  【时间】

  12月14日上午8时

  【场景】

  一夜大雪后,清晨异常寒冷。位于北京西城区某小区附近的一处社区便民修补店,门帘处留出大概几寸宽的缝隙,示意店主今日已开张。

  店主老王今年56岁,2000年自家乡江苏盐城来到北京,靠修车修鞋的手艺谋生。说是修补店,实际上是倚靠小区院墙搭起来的简陋木棚,除了摆放一些修补用的机器、零碎的工具,棚内也就能容身一人。记者撩开门帘,和坐在里面的老王聊了起来。
12月21日,在北京市西城区某小区附近,店主老王裹着厚厚的棉服坐在自己的社区便民修补店里。新华网记者 陈元摄
  12月21日,在北京市西城区某小区附近,店主老王裹着厚厚的棉服坐在自己的社区便民修补店里。新华网记者 陈元摄

  对话

  】记者:这么冷的天,怎么不在家多睡会?

  老王:早上上班的、买菜的人多,早点来看看有没有生意做。

  记者:收入怎么样?

  老王:一月两三千块钱吧。

  记者:住哪啊?

  老王:就在后边小区里租的地下室。260一个月,屋子小,不过就是个睡觉的地方,还行。

  记者:一个人在北京?

  老王:老伴在这,早上太冷没让她出来。

  记者:这里好还是老家好?

  老王:这的人都不错,很热心。家里没啥钱挣。

  记者:一年要过去了,有什么愿望吗?

  老王:没什么愿望。就是这屋里不通电,取暖器用不上。太冷了,腿脚受不住。这要能接上电就好了。

  【记者手记】

  老王的便民修补店里没有一个取暖设备。因为物业一直没给他通上电。早晚气温都在零度以下,快六十岁的老王,通电取暖是眼下最迫切的事。

  无论在外过得好坏,都忘不了家乡的老母亲

  人物】老朱 男 48岁 河南人 新发地商贩

  【时间】

  12月25日晚上6点

  场景】北京新发地农贸市场。冬天的夜黑得太早,刚刚6点,天就黑得像捂着被子一样。在呼啸的北风中,老朱缩着脖子,带着耳套,骑着电动三轮车远远驶来,车轮压在冻僵的泥水中,发出吱吱的声响。
12月21日,在北京市西城区某小区附近,店主老王裹着厚厚的棉服坐在自己的社区便民修补店里。新华网记者 陈元摄
12月24日晚六时,北京新发地商贩老朱在凛冽的寒风中招呼生意。新华网记者 韩元俊摄

  对话

  】记者:大家都说新发地的商贩都“骑着电动车,穿着拖鞋,用蛇皮袋子装着现金去全款买房”,这就是说你们的吧?

  老朱:哈哈,我没那么有钱,也就是比种地、打工强点儿。不过新发地确实有不少人挣到钱了,他们都干了很多年,我还差得远。

  记者:觉得这几年北京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老朱:楼房多了,车多了,桥也多了,天天修马路,可还是天天堵,出门到处都是人。

  记者:买房了吗?

  老朱:在这附近买了一套三居室,一大家子住。

  记者:觉得这里是您的家吗?

  老朱:不是,北京就是个窝。我的家永远在河南的一个小农村,我八十多岁的老母亲还在哪里,每年都会回去的。

  记者手记

  】听说记者要给拍照,老朱赶紧翻身下车,搓搓脸蛋,还要摘掉“老气”的耳套,他觉得这样看起来更精神些。房子和亲人,哪一个才是家的标签?许多没有房子的人会说,没有房子怎么会有家的感觉,可是有房子的人也说,过得好与不好,都无法割舍对家乡的记忆,对亲人的惦念。

  最希望坐地铁时别被嫌脏

  人物】赵常永 44岁河北人 建筑工人 在京打工三年

  【时间】

  12月6日晚6点左右

  场景

  】北京地铁7号线建筑工地。西北风呼呼地刮过,光秃秃的树枝瑟瑟发抖。记者见到老赵时,他正在路边给家里打电话。看到记者等时间长了,他有点不好意思,满是裂口的大手互相搓了搓,赶紧招呼记者到工棚里坐。

  对话

  】记者:您刚给是给家人打电话吗?

  赵常永:我老婆。她原本也在北京当保姆,上个月快80岁的老父亲得脑血栓住进了医院,我这边回不去,只能她回去照顾了。

  记者:您父亲现在怎样了?

  赵常永:病情基本控制住了,但半个身子还是不太会动。现在就盼着过年了,早点回去看看。

  记者:您来北京三年,觉得这里怎么样?

  赵常永:我是跟着老乡来北京的,来了就到了工地,平时吃住干活都在工地,很少出去。感觉这里楼、车多,夜里路上还是亮的,不像我们农村,天一黑,走在路上都瘆人。

  北京消费太高,去年暑假儿子来北京,在我这儿连吃住带玩的,十多天就花了1000多块钱,快赶上在家一年的花销了!

  记者:以后怎么打算?

  赵常永:打算很多啊,眼前的就是多赚点钱,老爷子这回住院花了不少钱。希望再干几年,供完孩子上学,自己也存点钱,回去养老,这里虽好,终究不是自己的家。

  记者:对北京有什么期待吗?

  赵常永:只是希望以后自己在坐地铁的时候,可以安心点、自在点,不要在地铁上被嫌脏,被故意躲着。咱来北京大部分时间都在修地铁,对地铁还是有感情的。

  记者手记】

  工地开始吃晚饭了,碗里的白菜没什么油水,老赵说想念家乡冬天的酸菜汆白肉。在北京,有成千上万像老赵一样的建筑工人,他们的辛劳程度是许多人不能想象的,正是他们用一砖一瓦构建起了一座座“幸福”的城市。

  平淡就是一种幸福

  【人物】杨先生60岁 北京人 退休职工

  【时间】

  12月14日上午10点

  场景】天空飘着小雪,气温是零上1度。在北京五棵松一座人行天桥旁,记者采访了和老伴一起冒雪出来办事的杨先生。
12月21日,在北京市西城区某小区附近,店主老王裹着厚厚的棉服坐在自己的社区便民修补店里。新华网记者 陈元摄
12月14日,在五棵松一座人行天桥旁,北京市民杨先生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新华网发

  对话

  】记者:您是北京人吗?

  杨先生:我在北京长大的。

  记者:您觉得这些年北京有啥变化?

  杨先生:北京太大了,交通不是很方便。城市发展到今天也到了一定限度,只能向郊区县发展。

  记者:年末了,这一年有啥让您觉得满意的、温暖或高兴的事没?

  杨先生:我们生活没啥大起大落的。通了几条地铁线还挺好,这地铁线比我买辆新车还有作用。

  记者:您心目中幸福的生活、家啥样?

  杨先生:比较稳定呗,平淡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记者手记】

  平淡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许许多多的人都会这么说。可是真正做到平平淡淡、无欲无求的并不多,尤其是对这句话有发自肺腑的理解和认同的人,大多都经历过岁月的沧桑。

  我已在这里生根发芽,但说到户口就没底气了

  人物】秦菡 女 41岁 湖北人 大专学历 私营企业副总

  【时间】

  12月15日中午

  场景

  】北京西直门嘉茂广场一带熙熙攘攘,商场、写字楼、餐厅人来人往,街边停满汽车,送餐员、快递员的电动车络绎不绝。秦菡的公司就在附近。

  对话

  】记者:来北京多少年了?

  秦菡:整整十年了。

  记者:那也算是北京人了。

  秦菡:我觉得我已经融入北京,在这里生根发芽了。但要是别人问到户口,就没底气了,孩子上学是个大问题。

  记者:北京哪里最好?

  秦菡:机会多,只要努力就有回报。

  记者:哪里最不好呢?

  秦菡:还是有各种限制吧。

  记者:北京是家吗?

  秦菡:是,尽管没有户口,但我的事业在这里,一家三口也在这里,这就足够成为一个家了。

  采访手记】

  对秦菡来说,“家”的概念简单而直接,只要丈夫、孩子在身边,自己的事业能发展,就足够了。那些因漂泊而生的烦恼,对她来说仅仅是小小的遗憾,相比很多“北漂”人的生活,秦菡无疑是幸福的。

  有了房子才有归属感

  人物】王益群 男 29岁 河南人 高中学历 退伍军人 电脑销售

  【时间】

  12月15日上午10点

  场景

  】在北京中关村某电子卖场,王益群手里拿着一沓电脑产品宣传册,对每一个路过店铺门口的顾客都热情相迎,送上一份宣传册,再送上一个大大的笑脸。如果顾客能够停下脚步听王益群介绍几句,或者跟随王益群走进店里,那就意味着,王益群今天也许就能多挣几十块钱。

  对话

  】记者:怎么来的北京?

  王益群:退伍后来北京打工,后来在这边娶了媳妇。

  记者:那算是安家了?

  王益群:没有,连房子都没有哪算有家。

  记者:会离开北京吗?

  王益群:说不定哪天就回去了。人人都说北京是个大城市,机会多,可是并不是对谁都是这样的。

  记者:如果在这里继续生活的话,你最大的期待是什么?

  王益群:开玩笑说,可以经常到商场买衣服,而不是去动物园批发市场。往实处说,那就是能尽快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让我们这些外地人有归属感。

  记者手记

  】归属感对漂泊在外的人很重要,身体和心灵的漂泊,总是会让人觉得空落落的,无法融入这座城市。而归宿感涉及到精神及物质的诸多方面,既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社会的营造。对漂泊者来说,自己能做的也就是通过个人努力来买一套房子,先让身体不再漂泊,同时在房价高企的今天,也通过“有房者”的标签来提高自己的自信和尊严,这便是王益群们总是把“家的感觉”寄望于买房上的原因。

  这里不是理想的生活地,却是现实的栖息地

  人物】赵伊凡 女 河北人 29岁 外企白领

  【时间】

  12月21日晚6时

  场景】

  临近冬至,天黑的很早,晚高峰一如既往地堵车,灯光投向黑黢黢的天空,下班回家的白领们匆匆走过,写字楼下的车库门口私家车鱼贯而出,公交站台上人山人海,挤满等车回家的人。这就是著名的国贸CBD。赵伊凡为了避开晚高峰的拥堵,先在公司附近吃晚饭,再开车回到位于朝阳区的家。赵伊凡供职于一家国际知名管理咨询公司,幸运的是,她在摇号限购之前就买了私家车,结束了挤公交车回家的时代。

  对话

  】记者:对现在的工作和收入满意吗?

  赵伊凡:工作倒是比较顺心,压力和疲倦是没法避免的,收入还可以吧。

  记者:喜欢这个城市吗?

  赵伊凡:有爱有恨吧,毕竟自己的事业和爱情都在这里,但北京实在不适合居住,太拥挤太嘈杂,令人紧张。

  记者:有没有过离开之类的念头?

  赵伊凡:有。工作上有很头疼的时候,另外父母不在同一个城市,每月回家一趟,感觉陪他们的时间还是有点少。

  记者:你感觉家在哪里?是工作、是房子、还是父母?

  赵伊凡:我说不清,好像都占一部分。事业很重要,房子能让我有归属感,父母那边也是牵挂。

  记者:北京是你理想中的家吗?

  赵伊凡:不是最理想的生活地,但应该是最现实的栖息之所。

  记者手记

  】令许多人羡慕的外企白领,工作体面、衣着光鲜,在高收入的背后,也有压力和苦衷。事业的成就感和称心的收入,让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父母的牵挂,又带给她一丝惆怅。赵伊凡的理想与现实,就这样最终落脚在北京。(记者 曹滢 韩元俊 陈元 姜春媛 杨理光 陶叶 李莹)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锦绣缘

同步热播-锦绣缘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神雕侠侣

大结局-神雕侠侣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封神英雄榜

同步热播-封神英雄榜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六颗子弹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龙虎少年队2

龙虎少年队2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奔跑吧兄弟》

baby14岁写真曝光

《我看你有戏》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明星同乐会》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非你莫属》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一站到底》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搜狐视频娱乐播报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鹏嘚吧嘚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第16集

匆匆那年大结局

隐秘而伟大第二季

乔杉遭粉丝骚扰

The Kelly Show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