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深藏心底的秘密、未实现的愿望……在出现意外时,遗嘱便能将这些转述给你的亲人。现如今,不只是上了岁数的人,很多年轻人也早早地立上了遗嘱,而新近出现的“网络遗嘱”更是备受网民的追捧。不过律师提醒,“网络遗嘱”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市民还应采取法律认可的手段订立遗嘱。
市民林先生在一个月前花29元在一个名为“网络遗嘱”的网站上买了个“网络遗嘱保管箱”,并指定了妻子、父母三个联系人。他根据自己的上网频率,将登录频率设定为一个月。“如果我一个月没有登录网站,他们会给我发邮件或短信,如果没有联系到我,再联系我的家人。”林先生介绍,如果网站确定他死亡,便会将他存放在保管箱内的内容交给指定联系人。“我一次无意中登录了这个网站,看到上面的介绍说:飞机失事,可以通过黑匣子获知失事前的重要信息。‘网络遗嘱’保存了人生的重要信息,万一突发意外情况,可以防止因当事人信息丢失而让家人无从获知。所以‘网络遗嘱’就是‘定制人生的黑匣子’。”林先生觉得挺有道理的,便忍不住给自己立了份遗嘱。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眼下这种“网络遗嘱”网站很受年轻人的追捧,浏览率和讨论者的数量不少,不少人认为“网络遗嘱”很新潮而且很实用,可以说是自己美好愿望的延续。不过也有一些人则持反对观点,市民王女士就说:“现在黑客太多了,谁敢把自己的重要信息,像账户密码之类的东西放在网上。万一被黑客盗走,那就惨了。如果这家网站的工作人员监守自盗,就更可怕了。”另一位我市某高校的教职人员吴先生则表示:“靠遗嘱网站安排自己的后事,我觉得太可笑了。几十年后,这家网站是否存在都不好说。万一这家网站几年后停止运营,我29元的托管费不是白交了吗?”
对此,方圆律师事务所的刘军律师表示,我国法律规定的遗嘱一共分五类,即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而“网络遗嘱”则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并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因此律师建议,市民还应采取法律认可的手段订立遗嘱,更为安全可靠,这也是避免纷争的有效途径。
记者 孟楠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