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两亿建学校 依旧招不到教师
政协第十八组是教育组别,因为市教工委副书记线联平今年也作为政协委员参会,而且正好分在第十八组,所以小组讨论就成了委员们反映问题的好机会。
平谷区教委主任徐素芝已经连续做了三届政协委员。昨天的小组讨论一开场,徐委员就抢着发了言:“本来以为这次不会当选政协委员了,没想到又给了我新一届履职的机会。我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认真做一些调研。”
徐素芝委员说,今年想提出农村师资缺乏的问题。“我们郊区学校非常希望能够招聘到师范类院校师资专业的教师,但多数大学生却对我们不感兴趣。去年我们给中学申请了35个进人的名额,想招聘师范院校毕业生,但最终只招到一个人。有的毕业生在最初面谈的时候表示愿意到平谷来,但最后签约的时候却转投了市区内的学校。今年我们事先对毕业生做了摸底,情况仍然不乐观。”说到这儿,徐委员向身边的史家胡同小学校长王欢投去羡慕的目光。“城里的好学校,招一个老师会有几十个人争着来应聘吧。”
徐委员的话引起101中学校长郭涵的共鸣。“偏远地区招老师确实困难。我们101中学今年要承办两个城乡一体化学校,一个在海淀温泉地区,另一个在怀柔。怀柔的学校政府投入2亿零6百万,是个很有规模、设施很好的学校,但是现在招聘教师却招不到人,应聘的人一听要去怀柔,都不干。投入两个多亿的学校,居然招不到老师。没有老师,学校怎么办?”
大家都把目光投向线联平委员,听完大家的诉苦,线联平说:“现在确实存在城乡中小学差距问题,城区学校供大于求,农村中小学鲜有问津。原因是郊区学校待遇低、发展机会少,吸引力弱。目前教委正在研究相关解决方案,希望能缓解郊区师资不足问题。有人提出高校降分录取、定向培养的办法,但教委不打算用这种方式,因为降分录取会影响生源质量。未来将通过提高待遇、职称评定优惠等方式,向郊区进行政策倾斜。”
本报记者 李莉 J063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