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比,我们是越比越不是滋味。”在昨日举行的预算审查座谈会结束后,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的财政厅厅长,省人大代表曾志权发出感慨。
据了解,2013年,省级财政可支配财力大概是2500多亿元,但真正可以拿出来调整的“活钱”也就180多亿元,其他部分基本上都“固化”了。在省“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呼吁尽快改革财税体制,使广东的人均财政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对此,曾志权回应:“我和代表是一样的心情。”
广东与江苏、浙江地级以上市财力比较
江苏 | 浙江 | 广东 | |
财政收入超100亿的市 | 13个地级市(全部) | 9个地级市(共11个) | 9个地级市(共21个) |
最低财政收入的市 | 158亿元(宿迁) | 63亿元(衢州) | 32亿元(潮州) |
2012年人均财政收入 | 5082元 | 4037元 | 1218元 |
2012年人均支出方面 | 6507元 | 5536元 | 3151元 |
区域发展差距大5个市财政收入不足50亿
曾志权说,江苏全省13个地级以上市的财政收入全部超过100亿元,最少的宿迁也有158个亿;浙江11个地级以上市,有9个市财政收入超100亿元,只有丽水是64亿元、衢州是63亿元;山东17个地级以上市有15个市财政收入超100亿元,只有两个市低于100亿元,其中,日照78亿元、莱芜42亿元。而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只有9个超过100亿元,超200亿元不多,江苏则是超过200亿元的占大头。广东有5个市不到50个亿,最少的潮州只有32亿多。这说明广东区域之间发展差距太大。
曾志权说,在县级层面,这种情况更糟。2012年在我省67个县市的公共财政收入中,低于5亿元的有31个,低于3亿元的还有9个。同期,江苏50县市全部超过5个亿;浙江58个县市有46个超5亿元。在收入规模上,排在前20位的县市,江苏有8个,最高的昆山达200亿元。浙江有5个,广东只有1个增城。浙江最高的是71.52亿元,而增城只有46.66亿元。
曾志权透露,到目前为止,全省地级以上市中,能够向省里上缴、做贡献的只有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和珠海6个市,其中广州最多是187亿元,其他都是几十亿。还有15个市要靠中央和省的转移支付。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我省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在县一级,按常住人口计算,我省的人均公共财政收入跟江苏比,差距更大。再者,相对好一点的地级以上市集中在珠三角,但大也有大的难处,广州、深圳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
人口数量众多人均财政支出不足江苏一半
广东是财政收入第一大省,也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财力的差距反映在人均指标上就更低。目前,广东人均财政支出才排在全国第20位。曾志权透露,我省2012年人均财政收入才1218元,江苏是5082元。人均公共财政是比较有说服力的。人均支出方面,2012年我省为3151元,江苏是6507元。浙江人均财政收入为4037元,人均支出是5536元。
在省“两会”上,不少人大代表发出呼吁,应尽快改革财税体制,使广东的人均财政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对此,曾志权昨日在回应媒体采访时感慨:“我和代表是一样的心情。”
于去年11月份召开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而2012年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深入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强调要健全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
据了解,2013年,广东省级财政可支配财力大概是2500多亿元,但真正可以拿出来调整的“活钱”也就180多亿元,其他部分基本上都“固化”了。广东原来也打算按照改革要求逐步推广“零基预算”,但还要有个过程,目前清远正在试点。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