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灰霾
当今中国要避免粗犷式的城市化,既应汲取西方当年的教训,也不能忘记祖先留下的营造智慧。这样建设出来的城市起码是安全的,才可能谈得上“令生活更美好”
文/祁嘉华
新年伊始,灰霾天气成了一个热点话题。人们急于想找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首先想到的就是机动车。从全国范围看,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增加24倍,排放总量增加12倍。由于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机动车排放总量是得到很大程度抑制的,并没有随着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而线性增长。其次想到的是冬季的采暖排放,但是,采暖并不是近几年才有,而是由来已久。十几年前北方冬季晴空万里的天气并不少见。科学家开始从地理环境上找原因,将封闭的“盆地效应”视为一些地区的污染原因,但是,在确定的几处污染严重地区中,除了四川和关中属于盆地,黄淮海、长江河谷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均属于平原。
在我看来,出现如此高浓度、大面积的灰霾天气,除了以上这些因素,建筑的贡献率也不能忽视。因为,建筑是当今城市环境中体量最大、数量最多,足以在大面积的覆盖中形成小气候,影响城市空气的流动与温度变化,成为左右城市环境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中华建筑文化的语境中,影响人居环境的主要因素是“气”。晋人郭璞就有“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为生气”的说法。意思是说,冷暖阴晴、高低干湿等自然现象,都可以造成空气的流动,或上升为云,或下降为雨,形成大气环流。天地间的生命就是在这样的循环中获得孕育,得到生长的。值得注意的是,古人没有测量仪器和各种实验,却深谙空气流动对天气的影响——既可以引发水汽的凝结产生降水,也可以造成地面与高空之间的热量和水汽的交换。这样的经验总结完全与当今热空气上升的气象学原理不谋而合。要知道,恰恰是不断上升的热空气形成了大气环流,在造成风霜雨雪的同时,也带走了地面上的各种污浊之气。
然而,近些年的城市建设,在改变着我们城市空间形态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变着城市周边的大气环流,形成逆自然化的城市环境。
首先,高低错落的楼宇形成屏障,从各种角度阻挡流经城区的地面风,使城市的风速明显低于郊区。这种情况被称之为静风现象,可以直接造成外来风裹挟的各种污染物在城市集聚沉降,也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城市静风地带,无法将环境中漂浮的污染物稀释与外散。
其次,城市逆温现象的形成。钢筋水泥是现代建筑的基本材料,固然很坚固,但是保温差。据测算,每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的导热系数是同等数量土质的两倍多。这种情况反映到建筑上,便出现了用钢筋混凝土做出来的建筑,因为蓄热性不好而冬则冷、夏则热。密集的建筑已经把城市变成了“水泥森林”,越变越宽的道路更是将城市硬质化。这种由钢筋水泥浇筑起来的城市,坚固而冷硬,彻底改变了城市地面原有的保温性。冬季,地面温度无法保存,形成与高空温度相当的空气层,导致城市逆温。这种现象,限制了城市空气由低向高的垂直运动,无法与高空冷空气之间形成环流,使污染物滞留在低空,形成灰霾。
再次,过度建设带来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激增。事实证明,树木具有很好的杀菌作用,数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空气的质量。另外,树木在各种植物中减尘作用最为明显,不仅树冠上的叶面系统具有吸附尘埃的作用,树冠形成的地面覆盖同样具有阻滞空气尘埃流动的作用。由于大规模的土木工程既可以改变城市形象,也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增加就业,不少城市将建筑业视为“抓手”。于是,不管大小城市,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建筑项目动工,同时也造就了数以千计的扬尘点。
过量的建筑堆积形成的静风现象,使城市失去了水平驱散能力;逆温层的形成,破坏了城市热空气上升的环流通道。于是,城市原有的自然排污能力遭到破坏,成了一个人为的封闭空间。加之城市中大量裸露的建筑工地,不管是干粉材料还是无遮拦的建筑主体,都会催生出大量浮尘。如果说汽车尾气和冬季采暖是造成城市灰霾天气的因素,过量的建筑堆积则构筑了城市灰霾的大环境。污染源是可以治理的,而大环境的质变则是灾难性的。
过量的建筑对现代城市来说并不是件好事情。上个世纪发达国家提出的“田园都市”、“森林城市”,并不是理论工作者的突发奇想,而是从“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中汲取教训的结果。这样看来,当今中国要避免粗犷式的城镇化,既应当汲取发达国家当年的教训,也不能忘记祖先留下的营造智慧。这样建设出来的城市起码是安全的,才可能谈得上“令生活更美好”。□
祁嘉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建筑文化研究所所长。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