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基尼系数发布后,引发了广泛争议和质疑。有观点称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基尼系数偏低,与老百姓感受不一致。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则认为,国家统计局的基尼系数基本上反映了收入差距的基本状况。
李实,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他研究收入分配问题超过20年,此前曾多次参与关于基尼系数的大型调查和测算。针对基尼系数及中国收入分配问题,近日李实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放在国际背景下看,基尼系数0.474实际上已经比较高了,反映了比较大的收入差距。如果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基尼系数进行排序,只有南美、非洲以及亚洲的部分国家基尼系数可能会比中国高一点,绝大部分国家的收入差距和基尼系数都比中国低。
不能因误差完全否定统计局数据
新京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474,这意味着国内收入差距是什么状况?
李实:国家统计局公布去年基尼系数为0.474后,不少人认为这个数字太低了。但放在国际背景下看0.474实际上已经比较高了,反映了比较大的收入差距。
如果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基尼系数进行排序,那么基尼系数比中国高的国家不到10%,只有南美、非洲以及亚洲的部分国家基尼系数可能会比中国高一点,绝大部分国家的收入差距和基尼系数都比中国低。
所以我对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基本上是认同的,当然肯定也会有误差。因为调查和计算基尼系数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总会存在产生误差的因素,但不能因为小的误差就完全否定这个数字。
新京报:哪些因素导致了误差的产生?
李实:基尼系数的统计涉及收入口径的界定以及抽样样本等很多因素。数据的计算要建立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抽样样本本身就存在偏差的问题。比如,高收入群体的样本总是很难做到准确收集。另外,还涉及样本的处理方法问题,比如经营亏损的家庭,收入是负的,这种情况如何处理?类似的很多技术上的问题都会导致统计结果出现一定的偏差。
新京报:基尼系数上升0.1个百分点对应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多少倍?
李实:以两个人为例,如果两个人的收入相差50倍时,基尼系数大概是0.3左右;当两者的收入差距上升到100倍时基尼系数不到0.5,如果基尼系数要升至0.6,那么对应的两者收入差距约为160倍。收入差距的倍数与基尼系数不是线性关系,基尼系数在0.3时比较敏感,到了0.6就不太敏感了,基尼系数越高对收入差距的敏感性越弱。这是基于两个人的模拟分析,如果是三个人就是每两个人进行计算,再取平均值。
新京报:中国最富的10%和最穷的10%,收入差距大概是多少?
李实:我们2007年测算的结果是23倍左右,基尼系数是0.48的话收入差距大概是20倍左右的水平。
高收入群体样本难以准确收集
新京报:高收入群体样本为何偏低且难以准确收集?
李实:在抽样调查的过程中,高收入人群往往不太配合。高收入人群分为两种:一种是其收入来源完全合法,比如私营企业老板合法经营获得高收入;还有一种是其部分收入来路不正,比如腐败官员收取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贿赂。这两种人在一定程度上都不太愿意接受收入调查。
收入来源不当的人,当然不愿意将自己的收入告诉别人;即使是收入来源合法的人也有很多顾虑,比如怕露富不愿意将自己的收入状况告诉别人,这都很正常。所以这部分人群在样本中的比例就比较低。
即使参加调查的人也可能会低报自己的收入。类似的情况都会造成对高收入人群收入的低估。这样的问题并不是中国独有的,这在任何国家都是存在的。
新京报:高收入群体收入被低估会造成统计局基尼系数偏低吗?
李实:实际上国家统计局进行数据测量时,已经考虑了高收入群体样本量偏低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做了修正。按照规定在我国年收入超过12万的纳税人要自行申报纳税,因此税务局有这部分人的收入记录,国家统计局在测量基尼系数时从税务局拿到了部分高收入者的收入记录作为样本。当然这部分收入也只是合法收入,非法收入不会申报。
新京报:经过对高收入人群样本修正后,数据是比较准确还是仍略有偏低?
李实:非法收入没有体现在样本里,如果认为非法收入应该考虑进去,那可能存在偏低的问题。但是除非这部分非法收入的规模非常巨大,否则对基尼系数的影响非常小,比如只有1%-5%的高收入者有非法收入,那么对基尼系数的影响很小。非法收入带来的更大问题是收入分配不公,而不是影响基尼系数。
西南财大的报告违反常识
新京报:西南财经大学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61,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相差很大。
李实:西南财大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出来后,我们仔细研究了两者的报告和统计方法,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比西南财大的更可靠些。
西南财大的抽样是有偏差的。首先是样本量很小,西南财大的样本量只有8000户,对于13亿中国人口来说样本量太小。并且这8000户分布于全国二三十个省市,平均到每个省市不足300户。以北京为例,抽取300个样本能反映出北京的实际情况吗?国家统计局的样本量大概是十几万户。
李实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曾获孙冶方经济学奖。
研究领域为经济思想、经济转型与发展以及收入分配,在收入分配领域深耕20多年。曾主持研究课题包括福特基金会和瑞典国际开发署资助的国际合作课题“中国收入差距与社会政策”、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研究项目 “中国收入分配的理论与经验研究”等。
研究成果著有《中国收入差距扩大及其原因》、《中国转轨过程中的劳动力流动模型》、《中国个人收入分配研究回顾与展望》等。
从调查的过程来看,西南财大的调查人员是学生为主,基本没有太多的调查经验,对收入和调查过程并不是很熟悉,也不专业。实际上收入调查很复杂,比如到农村做收入调查会发现农民理解的收入与统计局定义的收入有很大的不同,这就需要通过访谈的形式一步一步引导他们说出真实的收入状况,这需要耐心和专业。
西南财大的报告显示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很低,城市中大概有四分之一的人收入比城市低保线还低,我们知道实际上城市当中吃低保的人有2000万左右,但从西南财大的报告来推算大概有一亿多人,这种结果是违反常识的。对低收入人群收入的低估造成了对收入差距的严重高估。
新京报:但公众对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质疑非常大。
李实: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受到争议,主要是因为老百姓对收入分配问题有非常强烈的不满情绪并且一直以来对官方的数据持怀疑态度。
首先,老百姓对收入分配问题的不满情绪确实非常强烈,有强烈情绪的时候就会想找一个对应的指标来满足心理上的感受和期待。实际上,对于一个非专业人士来说,基尼系数为0.3和0.5时分别对应怎样的收入差距是没办法判断的。
其次,大家对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结果一直持怀疑的态度,这种怀疑态度并不是因为这次公布基尼系数,而是以前日积月累的结果。比如统计系统之前存在弄虚作假、篡改数据等问题,导致老百姓对官方统计机构存在一些偏见。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旦官方数据与民间统计数据存在冲突,老百姓会认为民间的统计更可信。实际上并不是因为他们对这两个数据进行了研究后得出了结论,而是一种情绪反应。
[1] [2]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