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国际时评:欧盟预算谈判为啥难
原标题 [新华国际时评:欧盟预算谈判为啥难]
新华网布鲁塞尔2月9日电(记者崇大海 张正富)历经两度推迟,2013年首次欧盟峰会在雨雪交加中于7日晚在布鲁塞尔举行。各方经过近24小时的艰苦谈判,终于在8日下午就中期预算达成协议,完成了一场事前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中期预算谈判一直是欧盟的“老大难”,历次谈判都不是一帆风顺。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涉及到每个成员国要出多少钱、分得多少钱的重大利益问题。因此,此次预算谈判的艰难各界是有心理预期的。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感叹:这是一个漫长的会议,也是一个成功的会议。
问题是,与以往预算谈判的争吵相比,这一次有何不同呢?
众所周知,这几年欧洲经济低迷依旧,债务危机阴云不散,各成员国的腰包都不鼓,自然更要打小算盘。因此,预算谈判中各方矛盾显得格外突出,有时甚至达到难以调和的地步。
首先,以英国、荷兰、德国为代表的出资国与以法国、意大利及一些东欧国家为代表的受利国之间的利益冲突更加凸显。前者要求紧缩,这似乎是欧债危机下的主旋律;而后者则要求保持现有水平甚至增加预算,特别是保护与其利害相关的农业补贴、支持落后地区发展的“团结基金”等支出。
其次,谈判主体太多、诉求不一导致了谈判的艰难。有人把预算谈判比作一出由28个主角(27个成员国加上欧盟机构)合演的“乱弹群英会”。这28个主角在台上往往是各弹各的曲,各唱各的调。要想让这些各怀心事的角色都唱一个调,其难度可想而知。
其三,如何摆正国家利益与欧盟整体利益的平衡,各方态度是不一样的。预算谈判实质就两个问题:一是各成员国出多少钱做欧盟预算这个“蛋糕”;二是各国如何来分这个“蛋糕”。一来一去,各国的收益是不一样的。
一般说来,各成员国都将自己的利益摆在了首位,而将欧盟整体的发展放到了次要的位置,这也许就是欧盟各国的“囚徒困境”。虽然这也无可厚非,但从欧洲一体化角度考虑,欧洲的领导人们必须突破这种思维模式。
正因为难,国际社会才对各方最终能“放弃前嫌”达成协议多少有些意外。当然,这依然是一个妥协的产物,而且是欧盟首个“缩水版”的中期预算。
一方面,9600亿欧元的预算总额明显照顾了出资国的诉求;另一方面,各方关注的农业补贴的数额也被保留了下来,从而安抚了法国、意大利等国。难怪,范龙佩称之为“一个促进欧洲经济增长的、平衡的预算”。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达成的协议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旨在促进年轻人就业的资金只有60亿欧元,这点资金在7年间分配给一些重债国,能有多大的功效尚难预料。另外,为了照顾紧缩的要求,一些能够促进欧洲未来竞争力的项目,如“连接欧洲”项目的资金也被牺牲。
当前,欧盟正忙于应对经济低迷,努力深化欧洲一体化,这样一个“缩水版”的预算对欧盟未来的长远发展利弊几许,需要时间来检验。
作者:崇大海 张正富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