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春运”:用“个性化”留住乘客的胃
2013年02月09日14: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 [“舌尖上的春运”:用“个性化”留住乘客的胃]
中新社昆明2月9日电(王艳龙)9日上午,在T62/1次列车上,张怀敏与同事正在整理着食材。因为要准备晚上这一顿特殊的“年夜饭”,今天的食材特别丰富,鸡、鱼、猪肉、蔬菜等都有。
作为昆明铁路局客运段一车队京特八组领班厨师,张怀敏自1970年上车当厨师至今,已在昆明往返北京的T62/1次列车上服务了43个年头。40多年来,他见证了铁路春运的变迁,更见证了铁路餐饮历史的转变。
“那时候的春运,列车上到处挤着人,一个厕所里就站了11个人,我们卖饭都是用头顶着箩筐送去。”张怀敏说,在上世纪70年代,昆明只有一趟列车跑北京,车票非常紧张,运输压力巨大。当时物资匮乏,而列车上一毛五的饭菜却有白米饭、杂粮,甚至是肉,于是出现了民众争相上车吃饭的现象。
张怀敏回忆,“那时候一顿饭有上千人吃。”为此,他们每顿都得做40多锅的饭菜,为完成这个任务,得从早上7点忙到深夜。
在张怀敏的眼里,饭菜品种单调,吃饭人多,人员拥挤,铝制饭盒无数次的循环利用成了上世纪70年代列车春运的最显著的标志。这些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期有了改变。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一般都有3到4个菜品了。”张怀敏说,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口味开始“刁”起来,列车也开始为乘客提供点菜服务,并以多样化的烹饪方法、较多品种的菜品满足旅客。“列车餐饮服务悄然由以前的我提供什么你吃什么,向你想吃什么我尽量给你做什么转变。”
张怀敏介绍,现在列车上供应的人民币20元盒饭已至少有5个菜和一份汤。如果要点菜,列车上随时都有几十种不同菜系的菜品可供选择,且午饭、晚饭菜品一般也不会重复,每顿剩下的菜饭必须倒掉,确保食品安全。
张怀敏告诉记者,春运期间,列车会多备30%的干料,随时保障丰富而充足的饭菜供应,大年三十除了菜的分量会增加,列车还会免费提供饺子和一些糖果之类的东西增加节日气氛。“就算在火车上,也得要过年啊,这是我们中国人最讲究的。”
“现在春运即使列车上有1500人,吃饭的人也就400人左右。”张怀敏说,铁路、公路、航空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乘客可以在几小时内到家,这对列车供餐来说,压力减小不少,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提供更个性化的餐饮,才能留住乘客的胃了。”张怀敏说,“比如是东北人多,就多提供东北菜,是云南人多,就多提供滇菜,而对于病人、孕妇、小孩等特殊群体则需要特殊定制,总之得尽最大努力服务好乘客。”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