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派记者 王鲁峰
【报告摘要】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我们已经制定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确保制度建设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有效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核心提示
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过大的现实与收入翻番的梦想,在这次全国两会上演绎了激烈碰撞。怎样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怎样使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昨天,大河报记者约请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白景明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读。
收入增长 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基础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3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蛋糕做大了,哪怕切的比例不变,你拿到的蛋糕也会变大。”白景明说,有经济增长才有收入倍增,做大蛋糕是切分蛋糕的基础。我们的收入倍增是和经济增长倍增一起提出来的,这是非常科学的。收入倍增的核心是经济要保持一定发展速度,不能低于7%。
白景明指出,这一轮积极财政政策持续10年之久,就是为了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实现经济增长,保证更多人收入能够增长。
收入倍增 年入11万元才能实现“全家倍增”
从2013年开始到2020年,中国收入领域的核心问题是“收入倍增”。白景明认为,实现这一目标“问题不大”。因为从改革后统计数据看,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每十年都是倍增的。
收入倍增,难点在于“人均”。“不是职工工资倍增,非就业者也得算上,老人孩子都得算上。”白景明说,也就是说,就业者要把非就业者“收入倍增”的钱挣出来。
白景明算了一笔账一个家庭,算上孩子,劳动者收入要净增1.5倍左右才行。再算上老人,每个上班的人就需要赚得更多了。如果按现在城镇居民家庭就业负担人数1.94推算,城镇就业者年工资要达到11万元才可支撑家庭人均收入倍增。
此外,收入倍增的难点还在于需要使大多数人收入倍增,而不是少数人倍增连带着让大家都“倍增”了。
收入差距 收入有差距是必然的,但不合理的要控制
“中国存在收入分配不公现象,但社会上全面否定收入分配的观点,我不大同意。”白景明说,中国已经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特征的收入分配基本制度,按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是“深化”,不是重建。
白景明说,这些年大家收入还是普遍增长的,职工平均工资、名义工资都超过了GDP增长、跑赢了CPI,实际工资也跑平CPI。
但为啥大家感觉收入还是低?因为我们的CPI结构中,食品价格增长最高,老百姓的收入增长没有高过食品价格的上涨。
“收入差距是存在的,但不是所有收入差距都是不公的。”白景明说,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收入差距是必然的,因为是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但是要控制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分配不公 “机会均等”先从教育做起
白景明分析说,收入分配不公有三个层次:一是机会是不是均等;二是在按劳、按要素分配时,是不是合理分配;三是不能有不合理的所有制差距和区域差距。
“现在大家关注的不公是结果的不公,这要多角度地看。”白景明说,市场经济下,政府无权强制企业给职工每年按一定幅度提升工资,同时每个人把握机会的能力也不均等,所以政府必须出台相关政策,为职工收入增长创造条件。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今后还要继续增加。白景明说:“教育是掌握机会均等的重要条件,能使更多低收入阶层的孩子受到良好教育。”
收入调节 不是无端杀富,而是规范税收负担
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白景明也提出了三大政策体系:首先要通过再分配托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如提高最低收入标准,加大对种粮农民补贴等;其次是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尽快推广职工工资集体谈判制,简并房产流转环节税费等;再者是稳定高收入阶层政策预期。
他还说,中等收入阶层扩大要靠宗庆后、李书福这些企业家。因为我国经济结构中,民营经济比重已高达三分之二。
“先要有收入,才能谈到减不减税的问题。税收起征点提高到五六千元,老百姓没这么多收入它能有什么用啊?”白景明说,调节收入分配绝不是要无端杀富,而是要进一步规范税收负担,要用合理的政策来稳定高收入阶层的预期,要创造公平的舆论环境来保护他们的投资热情。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