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要闻 > 海外博览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屌丝”文化卷全球:中国有矮矬穷 美国有撸瑟

2013年03月12日14:21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原标题 [自嘲文化下的“屌丝”争议]

  谁也没有想到,屌丝也有“登堂入会”的一天。日前,政协委员冯小刚微博上两次炮轰“屌丝”一词,称其“恶心”、“自贱”,不仅引来大批媒体和网友的反对,人们更是纷纷向这位导演普及何为“屌丝”并为该词正名。

  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评论:“小刚有所不知,屌丝的流行其实是境况的自嘲而非对他者的蔑称。”随后潘石屹也表示不赞同冯小刚的说法。而据传刚将“屌丝”注册成商标的史玉柱也说,以后将继续以“屌丝”自居。随着冯小刚相关微博转发量的不断扩大,更多名人也纷纷站队加入争论,甚至连有着“屌丝鼻祖”之称的足球运动员李毅也忍不住发微博吐槽:“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这些都已成了过去,怀念啊!怀念!可惜啊!可惜!走自己的路……”

  这是继去年11月登上《人民日报》十八大特刊后,“屌丝”作为边缘词汇完成的又一次逆袭。有意思的是,随着波及范围越来越大,“屌丝”正渐渐进入主流语境,并得以征服平民文化,成为一个高接受度高使用率的“日常词汇”。

  你可以说这是互联网的奇迹,但互联网背后则是平民文化为自己的代言。一个怎样的时代,才能产生屌丝这样的文化现象?而反过来,这个时代又将如何消化产生自屌丝群体的惊人能量?

  屌丝演进

  似乎是一夜之间,“屌丝”这个词就从地里长了出来。

  这一最初来源于百度“李毅吧”球迷自我恶搞的称谓,先是被球迷们接受,而后飞速布满从贴吧到微博的中文网络世界,并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号入座,并最终被定义为网络亚文化的一波新浪潮。

  “屌丝”们自我评价“穷、矮、矬”,并和“高、富、帅”形成鲜明对比,自我评价恰恰代表了最广大年轻人最真实的面貌,而之所以能在短期内迅速迎合大众的心理和趣味,则因为看似不雅的表述下实则蕴含着无奈和自嘲。

  对于“屌丝”的爆红,凤凰网这样评价:“他们身份卑微、生活平庸、未来渺茫、感情空虚。他们也渴望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做,生活没有目标,缺乏热情,不满于无聊的生活但又不知道该做点什么。而这样的心态又普遍存在于我们周围,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

  事实上,屌丝一词的意义从诞生那一刻就在不断发生变化:最开始,他代表着严格意义上的球迷身份;后来,他是城乡结合部留着黄色爆炸头的迷茫青年;然后,他又是农村进城考上大学毕业却面临失业的凤凰男;再后来,他是苦逼的IT民工、三流记者、外企雇员……渐渐地,它已经不再关乎收入多少身高几何,也不再仅仅是赤贫阶层的愤怒抱怨,许多最初的意义在传播中被淘洗掉,保留和增加的,则是更加宽泛和温和甚至黑色幽默的部分——例如对自我生活的一次审视,对生存境遇的轻声自嘲,对于自己不那么成功敢于说出来的勇气,甚至也可以是年轻人之间相互辨认的标签。

  最终,在现实中,屌丝是你,屌丝是我,屌丝就是每一个愿意将自己视为屌丝的人。

  小人物的平民主义

  冯小刚可以放心的是,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观不会因为某个网络词语发生大倒退。更何况,除了它在本义上的些许不雅,“屌丝”一词几乎无害,这一点,也像是所有以屌丝自居的个体。

  尽管喜欢把自己描述为天生的失败者,但归根结底,这种对失败的“声明”恰恰又是对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的公然说不,因为任何一个承认并顺从丛林法则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承认自己是弱者。屌丝敢于居弱,某种程度上说明着他们的天真——他们相信弱者也有平等的权利。这种自我作贱的自尊甚至有一种“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味道。这也许是在其浑不吝的外表下,所能传递的相对严肃的信息: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成功学,也并不是所有的失败者都不值得歌唱,在英雄主义之外还有一种平民主义。

  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甚至应该庆幸我们的时代能拥有屌丝文化,在励志故事、心灵鸡汤、富豪明星化、伪公知吃香的今天,屌丝的存在堪称对成功学的一剂解药。屌丝们早就习惯了在最成功的意淫故事最后,加一个被“醒工砖”(醒醒,工头叫起床搬砖了)喊声吵醒的结尾,这足以解构一切成功学和“狼性崇拜”。

  即使是终身大事上,屌丝也不会自称是潜力股,而是大大方方承认自己“矮丑穷”,如果女方对屌丝提出“不买房就不能结婚”的要求,屌丝也不会像打了鸡血一样宣誓“×年之内挣到第一个100万”,而是被这个要求“吓出翔”,以致当场“给跪”,“求别说”——在越发畸形的婚恋市场前,屌丝的出现几乎是无言的震撼。

  正如有评论指出,“屌丝是小人物的集体自我认同,是这个时代小人物的形象代表,崇高的理想和残酷的现实在他们身上纠结。这样的群体自嘲是解构现实的武器,也是争取诠释自己生活的权利。”

  西方“屌丝”与自嘲

  屌丝绝非中国特产,放眼全球,每一种文化中,似乎都默默存在着这样的群体。

  在日语中,有个词叫“大型ごみ”,翻译成中文就是“大垃圾”,这个词原本泛指在废物回收利用体系极其完备的日本,每个家庭定期要交给废品回收人员的大件废品,比如不用了的DVD、音响、收音机、电视机等。后来,日本经济不景气,很多日本男人失业,找不到工作蜗居在家。这让专职家庭事务的主妇们异常恼火,因此她们把中年失业、不能养家糊口的大丈夫称之为“大型ごみ”。再后来,日本人演化出了一个更简单的词:废柴。而形容的范围也从失业的中年大叔扩展到宅居在家、不思进取、迷恋动漫和游戏的宅男们。这些有恋物癖,尤其是迷恋一些动漫形象,对萝莉、御姐或是软妹毫无抵抗力的御宅族,通常会和“混吃等死”、“永无出头之日”这样的恶毒字眼联系在一起。很多可怜的宅男们年纪大了,最后被父母扫地出门,结局悲戚。另外,那些总呆在家、迷恋网络和游戏的“宅男”和不思上进、缺乏热情与活力的“干物女”,显然也是屌丝一类。

  这样的形容不知道有没有让你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与本土屌丝苦中作乐的生活相比,日本御宅文化中诞生的“大垃圾”简直就是难兄难弟。

  在美国文化当中,Loser(失败者)是一个较严重的词,常指在工作和生活中缺乏能力的“输家”,这一称呼是对人莫大的轻视和打击,人们认为可以接受失败,但决不能当失败者。不过,和中国的屌丝登堂入室一样,美国的年轻人也越来越自我,越来越不在乎做一个loser,代表消费一代的摇滚乐手Beck甚至唱道:“I'm a loser,baby,so why don't you kill me?”(我是个失败者,亲,你干嘛不杀了我?)。

  而美国越来越多的新生词汇,也堪比中国网民所发明的屌丝,例如过去美国人说蓝领白领金领,眼下则多了“无领”(no collar),无领在美国专指资质优秀但找不到工作的失业者。以往励志人生以“成功人士”为典范,现今屌丝岁月则以successorize(装成功,成功人士装扮)暗讽那些假成功。什么叫poor man's limo(穷人豪车)?就是你坐公交车或者地铁,那趟车凑巧只有你一个乘客,它们于是就成了你的豪车,另外还有穷人银行(poor man's bank)——当铺,穷人天堂(poor man's paradise)——沃尔玛……

  甚至在当红美剧《纸牌屋》里也有类似体现,译员皮特·罗素曾经是个吸毒召妓的浪荡子,但经验老道的弗兰克·安德伍德则力挺其成为州长候选人,在说服总统时,安德伍德说:这是个救赎的故事,美国人喜欢underdog(失败者)。

  在西方古典文化中,与“屌丝”一词对应的英文是“Diogenes”(第欧根尼),第欧根尼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著名的犬儒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关于第欧根尼最著名的传说是这样的:他住在一个木桶里,以讨饭为生,常常在大街上边晒太阳边捉蚤子自娱自乐。有人讥笑他活得像条狗,他并不生气。一天,伟大的亚历山大帝御驾亲临,前来探望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第欧根尼,问他想要什么恩赐并保证说话算数,第欧根尼回答说:“只要你别挡住我晒太阳。”

  就是这样,中国有“矮矬穷”,美国有撸瑟,英国有“IT狂人”,德国有“实习生一代”,如此广泛的巧合和共鸣意味着,不是屌丝们占领全球,而是因为时代使然。

  小人物的平民主义

  冯小刚可以放心的是,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观不会因为某个网络词语发生大倒退。更何况,除了它在本义上的些许不雅,“屌丝”一词几乎无害,这一点,也像是所有以屌丝自居的个体。

  尽管喜欢把自己描述为天生的失败者,但归根结底,这种对失败的“声明”恰恰又是对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的公然说不,因为任何一个承认并顺从丛林法则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承认自己是弱者。屌丝敢于居弱,某种程度上说明着他们的天真——他们相信弱者也有平等的权利。这种自我作贱的自尊甚至有一种“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味道。这也许是在其浑不吝的外表下,所能传递的相对严肃的信息: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成功学,也并不是所有的失败者都不值得歌唱,在英雄主义之外还有一种平民主义。

  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甚至应该庆幸我们的时代能拥有屌丝文化,在励志故事、心灵鸡汤、富豪明星化、伪公知吃香的今天,屌丝的存在堪称对成功学的一剂解药。屌丝们早就习惯了在最成功的意淫故事最后,加一个被“醒工砖”(醒醒,工头叫起床搬砖了)喊声吵醒的结尾,这足以解构一切成功学和“狼性崇拜”。

  即使是终身大事上,屌丝也不会自称是潜力股,而是大大方方承认自己“矮丑穷”,如果女方对屌丝提出“不买房就不能结婚”的要求,屌丝也不会像打了鸡血一样宣誓“×年之内挣到第一个100万”,而是被这个要求“吓出翔”,以致当场“给跪”,“求别说”——在越发畸形的婚恋市场前,屌丝的出现几乎是无言的震撼。

  正如有评论指出,“屌丝是小人物的集体自我认同,是这个时代小人物的形象代表,崇高的理想和残酷的现实在他们身上纠结。这样的群体自嘲是解构现实的武器,也是争取诠释自己生活的权利。”

  西方“屌丝”与自嘲

  屌丝绝非中国特产,放眼全球,每一种文化中,似乎都默默存在着这样的群体。

  在日语中,有个词叫“大型ごみ”,翻译成中文就是“大垃圾”,这个词原本泛指在废物回收利用体系极其完备的日本,每个家庭定期要交给废品回收人员的大件废品,比如不用了的DVD、音响、收音机、电视机等。后来,日本经济不景气,很多日本男人失业,找不到工作蜗居在家。这让专职家庭事务的主妇们异常恼火,因此她们把中年失业、不能养家糊口的大丈夫称之为“大型ごみ”。再后来,日本人演化出了一个更简单的词:废柴。而形容的范围也从失业的中年大叔扩展到宅居在家、不思进取、迷恋动漫和游戏的宅男们。这些有恋物癖,尤其是迷恋一些动漫形象,对萝莉、御姐或是软妹毫无抵抗力的御宅族,通常会和“混吃等死”、“永无出头之日”这样的恶毒字眼联系在一起。很多可怜的宅男们年纪大了,最后被父母扫地出门,结局悲戚。另外,那些总呆在家、迷恋网络和游戏的“宅男”和不思上进、缺乏热情与活力的“干物女”,显然也是屌丝一类。

  这样的形容不知道有没有让你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与本土屌丝苦中作乐的生活相比,日本御宅文化中诞生的“大垃圾”简直就是难兄难弟。

  在美国文化当中,Loser(失败者)是一个较严重的词,常指在工作和生活中缺乏能力的“输家”,这一称呼是对人莫大的轻视和打击,人们认为可以接受失败,但决不能当失败者。不过,和中国的屌丝登堂入室一样,美国的年轻人也越来越自我,越来越不在乎做一个loser,代表消费一代的摇滚乐手Beck甚至唱道:“I'm a loser,baby,so why don't you kill me?”(我是个失败者,亲,你干嘛不杀了我?)。

  而美国越来越多的新生词汇,也堪比中国网民所发明的屌丝,例如过去美国人说蓝领白领金领,眼下则多了“无领”(no collar),无领在美国专指资质优秀但找不到工作的失业者。以往励志人生以“成功人士”为典范,现今屌丝岁月则以successorize(装成功,成功人士装扮)暗讽那些假成功。什么叫poor man's limo(穷人豪车)?就是你坐公交车或者地铁,那趟车凑巧只有你一个乘客,它们于是就成了你的豪车,另外还有穷人银行(poor man's bank)——当铺,穷人天堂(poor man's paradise)——沃尔玛……

  甚至在当红美剧《纸牌屋》里也有类似体现,译员皮特·罗素曾经是个吸毒召妓的浪荡子,但经验老道的弗兰克·安德伍德则力挺其成为州长候选人,在说服总统时,安德伍德说:这是个救赎的故事,美国人喜欢underdog(失败者)。

  在西方古典文化中,与“屌丝”一词对应的英文是“Diogenes”(第欧根尼),第欧根尼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著名的犬儒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关于第欧根尼最著名的传说是这样的:他住在一个木桶里,以讨饭为生,常常在大街上边晒太阳边捉蚤子自娱自乐。有人讥笑他活得像条狗,他并不生气。一天,伟大的亚历山大帝御驾亲临,前来探望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第欧根尼,问他想要什么恩赐并保证说话算数,第欧根尼回答说:“只要你别挡住我晒太阳。”

  就是这样,中国有“矮矬穷”,美国有撸瑟,英国有“IT狂人”,德国有“实习生一代”,如此广泛的巧合和共鸣意味着,不是屌丝们占领全球,而是因为时代使然。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锦绣缘

同步热播-锦绣缘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神雕侠侣

大结局-神雕侠侣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封神英雄榜

同步热播-封神英雄榜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六颗子弹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龙虎少年队2

龙虎少年队2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奔跑吧兄弟》

baby14岁写真曝光

《我看你有戏》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明星同乐会》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非你莫属》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一站到底》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搜狐视频娱乐播报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鹏嘚吧嘚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第16集

匆匆那年大结局

隐秘而伟大第二季

乔杉遭粉丝骚扰

The Kelly Show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