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市民热议医改 有医疗工作者直陈
“医改不解决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问题,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就无从谈起。”“作为普通市民,这几年我确实感觉看病的负担减少了,但看病难的问题依然严峻,每次看个专家诊起码都得排半天的队。”
昨日下午,就全国两会“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闻发布会上触及的医保异地就医、公立医院公益性等热点问题,记者走访广州的医生和市民,倾听他们的期望和声音。
文/记者黎蘅、何雪华、伍仞
实习生李颖茵
“我注意到,新闻发布会上有官员多次提到要完善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但我认为,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的长效机制一天不建立,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就无从谈起。” 广州市人大代表、资深医院管理者、主任医师陈安薇尖锐地指出,根据她的调研,目前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仅占医院全年支出的10%,“也就是说余下的90%都得靠医院自己去‘挣钱’,在这样的体制下,公立医院怎么可能不创收,怎么公益?”
陈安薇还说,医改这几年,公立医院除了治病救人,还承担了很多行政任务,例如对社区医院的技术指导、培养全科医生、指导社区医院的慢性病管理工作,“这些任务都要耗费人力物力,但却没有来自政府的经费支持。尤其是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时候,例如10年前的非典和几年前的甲流,政府要求公立医院不惜成本投入,但最后谁来买单?”
医保地方保护待破除
广东省某三甲医院的郭医生表示,目前全民医保政策覆盖到位了,但问题很多。比如,医保政策地方保护主义亟待破除,珠三角某市,之前规定所有病人不能出市外治疗,否则一文钱不报销;现在,进步了一点,可以通过转院、转诊的方式,由当地医院医生签字确认,但却规定“谁签了字,谁负责该病人的医保费用”。还有相当多的市,规定出了地域治病,医保报销的比例就下降20%~30%。“这样无疑是把费用支付矛盾转嫁到医生身上”。
“在现行的本地医保政策下,甚至剥夺了病人对于治疗的选择权。”郭医生举例说,像关节置换手术,医保限制了关节的费用,这本来是没问题的,关键是限价最高2.4万元,不少病人愿意选用更可靠的3万~6万元的进口关节,同意差额自付,可医保不支持,理由是要限制医生诱导病人“高消费”。
郭医生坦言,医改进入深水区,更应该沉下来解决与完善公共卫生政策存在的细节性、操作性、公平性等基础问题,真正让患者从中得到支持与帮助,而不是推诿与限制。
部分三甲医院超负荷
徐明现在是广州一家市属三甲医院消化科的实习医生。他发现,这个总共50张床位的病区,每天平均都要收5台病人,“一个病人出院就又有人进来,50张病床基本上一直是满的,我们即使只是实习医生,也觉得很忙”。而实际上有一些病人入院只是做营养支持治疗,技术要求不高,在二级医院都能做,不需要来占用一个三甲医院的床位。
他表示,医生也很想引导这部分病人到下面的医院,但不少病人就是不愿意,除去基层医院本身的原因以外,和有些人的公费医疗关系在大医院、不愿意被分流也有关系。
市民声音:
盼异地就医手续简化
希望预约挂号更便捷
“如果医保信息能异地互通,至少在省内异地就医时能直接减去能报销的部分,那就方便了。”
从韶关来穗手术的肝胆结石患者刘计华
退休街坊黄振英告诉记者,她哥哥患有5种慢性病,在“门慢”范围内的只有3种,每个月除去“门慢”的报销,还要另外自己掏一千多元,负担就重了。她认为,医保政策如果能照顾到不同个人的需求,根据个人情况来提供适合的医保“套餐”,同时适当加大医保报销限额,这样才能更好地分担市民的医疗负担。
医改办副主任、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在记者会上称“差不多每次涉及医保的发布会上,大家都会提到异地就医的问题”。确实,以广州为例,作为省内乃至华南的医疗高地,广州吸引了不少珠三角居民前来就医,广州前10家大医院中大部分的医院,去年有70%的病人来自外地。
来自韶关的矿业工人刘计华得了肝胆结石,本周慕名来广州求医。“我的医保是在韶关买的,办手续时工作人员告诉我在这里不能用,让我自己先垫付,回去再看看当地能不能报销。如果实在不行就只能找单位报了。这个手术做下来要三四万元,我已经借了一万多元了。”刘计华认为,如果医保信息能异地互通,至少在省内异地就医时能直接减去能报销的部分,就方便了。
同样是外地病人,73岁的粤西退休老伯梁根希则希望,医保统筹能尽快实现。10年前妻子去世后,他搬到广州和儿子一起生活。梁伯说,高血压困扰着他,去门诊看病,医保报销不了,只有自付,每年自掏腰包高达一两万元。去年他痔疮急性发作,住院手术,没想到更烦:要回粤西开医生证明、自垫押金和医药费,然后回去报销。两地的医保资料要求又不一样,来回跑了几趟,才算报销上了。
梁伯最盼望的,就是各地政府还是真正落实好“病有所医”的医疗保障原则,别再让本就病弱的人奔波。至于医保地区统筹可能出现的漏洞或风险,应该想法办解决,而不是“斩脚趾避沙虫”。
广州白领陈斯殷每月要陪母亲到医院复诊一次,她认为现在想找特定的专家看病还是比较难,就算挂上了号也要等很长时间,看一次病起码要半天。“有医院开通了网上预约,一般要提前一周才能‘抢’到号。有的医院要预约挂号还要先买卡,假如一年只去看一两次,感觉不太划算。”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