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来自日本工业部门的消息称,日本正逐渐返回国际军贸市场,努力与英国签署协议,可能联合研发武器。日本政府又于3月1日明确表示,日本企业可以参与新一代主力战机F-35的零部件研发工作,并将此作为“三原则”的特例来处理。
长久以来,“武器出口三原则”(以下简称“三原则”)是“二战”战败国日本头上的一个“紧箍咒”。作为战败国,日本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三原则”与和平宪法一样是其法律保障。
然而,自2011年12月27日野田佳彦政府给“三原则”松绑后,近期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又提出“三原则”本身有修改的必要性,意图逐步突破日本军售限制。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杨春
策划统筹 戎明昌 殷剑锋
国家“正常化”的一颗棋子
“亚洲的友好国家可能很希望进口日本军事装备,即使旧货也想要。”小泉政府时期任驻美大使的加藤良三曾撰文这样说。然而基于和平宪法,放宽出口武器一直是敏感话题
“三原则”是战后日本限制性防卫政策的核心支柱,目的在于专守防卫,不对他国构成威胁。然而日本现行各项政策举措的目标都指向修改和平宪法,使自己逐步成为‘正常’国家,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也是步骤之一,是一颗棋子。三原则正式放松是在2011年民主党执政时期,之后就步步推进。”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教授冯玮对南方日报记者说。
所谓“武器出口三原则”,是日本在1967年4月提出的,即“不向共产主义阵营国家出售武器”,“不向联合国禁止的国家出口武器”,“不向发生国际争端的当事国或者可能要发生国际争端的当事国出售武器”。
1976年2月,时任日本首相三木武夫提出,对三原则对象以外的地区也不出售武器。1981年1月,日本国会作出了《关于武器出口问题的决议》。此后,日本一直实行禁止对任何国家出口武器的方针。
然而,“口径”一步步被打开。
1983年中曾根康弘政府宣布,基于《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向美国提供武器技术将被排除在“三原则”监管之外。
2006年6月1日,小泉政府决定放宽“三原则”,利用政府开发援助(ODA)向印尼提供武装巡逻艇。这也是日本首次利用ODA向外国提供武器。
2007年1月,日本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这是日本自卫队向国防军转变迈出的重要一步。
2010年,菅直人政府试图对“三原则”作出修改,最终因社会民主党反对而被迫中止。
2010年12月17日,日本通过了日本防卫省《关于2011年度以后的防卫计划大纲》,并确定了未来五年间日本《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新的《防卫计划大纲》指出,国际联合开发武器已成为发达国家的主流,为顺应这一国际趋势,日本政府应就此展开协商。虽然新大纲放弃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但介绍了发达国家间武器跨国研发的现状,这表明日本将着眼于参与国际共同研发。
虽然主张坚持《和平宪法》的日本社民党、共产党和左派舆论等一向反对放宽武器出口,但继菅直人之后,时任日本首相的野田佳彦再次谋求“松绑”。
2011年12月27日,日本通过了《防卫装备物品转让标准》。这一新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日本出于促进国际和平与国际合作目的,可以向海外出口武器装备;二是允许日本与他国联合研发生产的武器装备被转让给第三方;三是为避免助长国际冲突,继续谨慎对待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其他武器出口问题。这也是日本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对“三原则”进行修改,意味着日本将放宽对武器出口的限制。
根据日本共同社的解读,放宽武器出口后,日本将能在自卫队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国家和地区,提供类似重型建筑机械和防护背心等装备。先前,这类物品被归类于武器物资,禁止外运。
目光盯在出口的军售
此前野田佳彦政府对外的口径是:受“三原则”影响,日本难以参与下一代战机等国际武器的共同开发和生产项目,军工业日趋落后。若能取消相关限制,不仅有助于日本与第三国共享尖端技术、研发投入,还将使其通过武器出口获得巨额收入用以国防
安倍晋三出任日本首相后,在放宽“三原则”方面和野田政府“达成共识”。安倍在3月12日的众院预算委员会上表示,有必要认真研讨现实世界中是否能够完全排除成为纷争当事国隐患的国家,根据研讨的结果,“武器出口三原则”本身也有修改的必要性。
然而日本在实际行动上早已走到了所谓“认真研讨”前面。
据防务新闻网2013年2月9日报道,日本工业部门消息,在限制国际军售50年后,日本正逐渐返回国际军贸市场,努力与英国签署协议,可能联合研发武器。日本最有影响力的工业与商务组织经济团体联合会表示,英国已为日本提供了6个联合研发的武器项目。
“英日其实心照不宣,一方面日本军事装备研发制造水平很不错,另一方面盟国之间也存在利益之争,美国的对外军售虽然遥遥领先,但英日还是试图瓜分一点份额。”冯玮说。
日本政府3月1日明确表示,日本企业可以参与新一代主力战机F—35的零部件研发工作,并将此作为“三原则”的特例来处理。3月19日最新消息显示,日本著名的军工企业之一的三菱重工计划从今年夏天开始设置一条美国F—35战机的生产线,以准备为日本航空自卫队生产组装从美国购置的这一种新型战机。
据冯玮介绍,日本武器生产以零部件为主。在现行的和平宪法约束下,日本没有运载大规模部队的海上登陆舰,没有向海外迅速运载士兵和装备的飞行器,没有远程轰炸机和空中加油能力,也没有运载歼击机的航空母舰和弹道导弹,内需狭小。
过去几十年来,日本一直受制于国内武器市场狭小,各种国产武器批量极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以90式坦克为例,在过去20年里其采购总数量只有341辆,而美国M1系列坦克在十余年时间里生产了超过12000辆。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曾评论说,日本军工业水平是亚洲第一;日本军工业有两个特点:独守本土、茕茕孑立。
“衡量武器的三个标准是性能、成本、交货期,日本国内生产战机、护卫舰的企业就有1000多家,但日本自卫队只有23.8万人,需要的武器装备有限。政府采购大量减少,所以目光要转向出口。”冯玮说。
日本政府为军企开道
“自民党是舵手,财界是指南。”日本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在所谓的“财界”中,军工企业占很大份额
用冯玮的说法,生产一辆汽车和生产一辆坦克的附加值是完全不一样的,军工企业的“期待”对政策肯定会有影响,并一直积极呼吁政府修改“三原则”。
据了解,日本的军工产业大多集中在一些如三菱重工、川崎重工这样的大企业。但近年来日本经济低迷,日本军工企业效益不佳,政府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来维持军工产业的运转。
据NHK消息,在日本政府的2013年度预算案中,防务费时隔11年再次增加,比2012年度的预算案增加350亿日元以上。日本陆上自卫队以相关企业为对象召开了会议,结果参加者多达370人,不仅是迄今为止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会议,也表现出日本企业的高度关心。
相关报道称,日本政府已经计划购买42架F—35战机,以便替换40年前开始部署的F4战机。这42架F—35战机除进口部分整机之外,大部分战机将在日本国内组装生产。日本政府近日决定,将F—35战机的组装生产任务交给三菱重工集团,为此,日本政府将给三菱重工提供830亿日元的资金援助。
日本政府期望通过国内组装,寻求自我研发部分零部件和新型材料机体,以弥补美国主导的现役F—35战机的缺陷,同时带动日本飞机制造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安倍晋三也指示政府,积极准备法案,在不违反“三原则”的基本前提下,寻找法律漏洞,为日本企业参与F35战机的零部件研发生产开辟道路。据悉,日本防卫省每年要向军工企业进行招标,然后签订采购合同。不过,在2011年12月日本宣布放宽“三原则”后,军工企业也可以到国外寻找买主。
冯玮告诉记者,以生产潜艇、导弹的三菱重工、生产战机的富士重工、生产舰艇的川崎重工为代表的12家军工企业占据日本军火市场95%以上的份额,这些企业中的不少家和美国有合同,可以参与生产F15战机、中程地对空导弹、大型驱逐舰等军事装备。
把武器卖给与中国有摩擦的国家
纵深
实际上日本的武器出口在2005年就排在世界第九位。
2007年,日本就给印尼贷款,给他们国家提供了三艘军舰。日本自称向印尼提供了“20米级巡视艇”。从公布的数据和照片看,该艇长约20米,排水量23吨,设备防弹玻璃和装甲,最高航速30节。
自2008年日本和印度签署安全领域共同宣言以来,双方在军事方面合作日益增多。根据日印两国媒体的报道,印度感兴趣的日本军品或技术有US-2型水上飞机和反潜技术。US-2型飞机由日本自行研发,其主制造商是新明和工业公司,主分包商则是川崎重工和三菱重工等企业。
据了解,US-2这种起飞重量可达47吨的大型飞机不需要机场,,能够在海浪高度3米的恶劣海况下起飞,且航程可达4700公里,可用约3小时赶往1500公里外的无机场小岛,并在不加油的情况下返回。
围绕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日本曾提出要提供十艘全新的1000吨级巡逻舰艇给菲律宾,后又将数量上升到12艘,在2014年兑现。据悉,截至2012年7月日本已向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出售了12艘新的巡逻艇。
冯玮告诉记者,日本对武器出口国也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往往选择的这些国家在一定程度和中国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或摩擦。
日本的目光更多锁定在东南亚区域。安倍上台后访问越南、泰国、印尼,日本副首相和财政大臣访问缅甸,外交大臣访问澳大利亚、文莱、新加坡、菲律宾,其目的可见一斑。
此外,日本外务省2012年版《政府开发援助(ODA)白皮书》强调,将向共享“自由、民主等普遍价值”的国家加大援助。也能显见日本希望通过向东南亚及非洲的战略性分配加强外交实力的意图。
“争取非洲国家是日本外交的重要动向,除了修宪以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是日本多年夙愿。尽管日本已10次担任非常任理事国,但离常任理事国还有相当的距离,日本政府认为这是成为政治大国的标志。无论是出于能源考虑,还是争取在联合国拥有超过四分之一席位的非洲国家支持,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冯玮说。
日本军企仍存“软实力”
相关
三菱重工、川崎重工、日本制钢、日立造船、小松制作所、富士重工……这些熟悉的名字背后都有着国防订单身影。
“日本国防工业属于世界一流水平,二战期间就能生产战机、潜艇等当时的尖端武器。二战后,日本军工生产大部分受到损毁,但毕竟软实力还存在。随着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了获得相应支持,日本军工再次复苏。目前的先进战机、宙斯盾驱逐舰、潜艇、军事卫星等日本都能生产。”冯玮说。
日本最大的军工生产企业三菱重工无疑是领头羊的角色。经过上百年的发展,三菱重工企业内部有完善的研发、制造、销售体系,与三菱系其它兄弟企业亦形成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
三菱重工生产的装备,如F-2和F-15J型战斗机以及90式坦克,在航空自卫队和陆上自卫队中都起到了核心作用。针对海上自卫队,三菱重工则建造了其几乎一半的潜艇和三分之一的驱逐舰。目前,三菱重工业务涵盖机械、船舶、航空航天、原子能、电力、交通等领域。
在坦克制造方面,三菱重工处于垄断地位。战后,三菱重工在坦克生产方面有一段空白时期,但该公司很快就揽到了为美军修理坦克的机会,因此得以延续坦克生产技术。三菱重工先后为日自卫队打造过61式、74式、90式和10式坦克。其中10式坦克是日本最新式坦克,已服役多辆,在防护性能、动力系统、火控系统、通信指挥系统以及火力方面都有独特之处,日媒将其称为亚洲第一坦克。
建造护卫舰的企业也主要是三菱重工,建造潜水艇的企业主要是三菱和川崎两家。
与三菱重工齐名的川崎重工起家于明治维新时代,并以重工业为主要业务,与JFE钢铁及川崎汽船有历史渊源。主要制造航空宇宙、铁路车辆、建设重机、电自行车、船舶、机械设备等。
川崎重工集团下辖主要有车辆、航空宇宙、燃气轮机、机械、通用机、船舶公司等部门,产品涵盖海陆空各个领域。虽然川崎重工对军工订货的依赖程度低于10%,但其航空航天部门主要依赖军工订货才得以维持。
目前川崎重工是日本军工产业的重要成员,仅次于三菱重工,是日本自卫队飞机和潜艇的主要生产商。
据了解,三菱重工、川崎重工等大型企业,自己就能独立完成战斗机及军舰的建造。但大多数企业只能制造武器装备中的一部分,需要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来完成整体工作。
在日本军用飞机制造方面,有包括川崎重工、岛津制作所在内的1500家企业参与。三菱重工制造飞机外翼,新明和工业负责飞机主要部分的制造及总装。
此外,日本制钢所则是大炮的主要制造厂家。海上自卫队护卫舰上使用的各种大型单装速射炮,主要由这家公司制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